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北京畫院美術館將推出李可染寫生精品大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30 17:20:2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德累斯頓暮色

集萃二十世紀中國畫大師李可染先生寫生作品的展覽“千難一易——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寫生篇)”將於2011年12月5日至2012年1月9日亮相北京畫院美術館,活動由全國政協書畫室、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北京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以及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這是計劃連續五年推出的“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的第二個專題。此次展覽主要展示了李可染先生的速寫、寫生以及畫稿共計80余幅,展品種類囊括了彩墨畫稿、水彩寫生、鉛筆速寫以及相關文獻資料,再配合寫生畫集出版以及鄒佩珠、李小可先生的解讀,此次展覽首次以寫生為角度對李可染藝術進行的全面疏理與多元展示,是一個集歷史認識、藝術鑒賞與學術研究于一體的展覽。

桂林小東江

追溯大師寫生足跡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在新的歷史時期傳承弘揚中國畫藝術,可染先生重讀傳統與大自然,以寫生為角度尋求中國畫風格轉型的途徑,開啟了他的寫生之旅。五十年代李可染與張仃、羅銘到西湖寫生辦展並引起了轟動;六十年代他又多次率領學生深入京郊以及安徽黃山等地;七十年代他溯長征路線深入江西,覽革命聖地,繪新中國河山新貌;新時期他又到桂林描繪漓江山水。可以説寫生成為李可染先生藝術創新的突破口,也成為他畢生的功課,他以采風、教學、遊歷等多種形式,足跡遍及祖各地山,描繪題材範圍廣泛,寫生作品數量豐厚。這次展覽就從匯聚的百餘幅寫生精品中挑選而出,全面呈現了大師師法自然的碩果。同時配合文獻資料,包括寫生路線圖、寫生圖片場景圖片以及文獻資料、李可染先生夫人鄒佩珠回顧視頻,多元立體呈現了大師的足跡。

歌德寫作小屋

品讀祖國河山圖傳

李可染先生一生致力於“為祖國河山立傳”,他用畫筆描繪出祖國山水名勝,包括了西湖、太湖、黃山、雁蕩山以及長征路線、革命聖地,甚至還包括德國的異域風光。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畫以構思立意制勝,平凡的景致、慣常的風光到了先生筆下都能化成富於濃郁情調的勝景。黃山松雲、漓江山水、太湖春色、嘉定大佛等景觀本就是佳山勝水、天下奇觀經過大師的藝術加工,角度的選擇、景物的取捨、意境的提煉可謂奇之又奇。本次展覽以不同的地域為單位把展品分為古都風韻、異域覽勝、三吳極目、雁蕩西湖、巴山蜀水、黃山松雲、漓江勝景、速寫畫稿八個單元展出,使展覽更具通俗性與鑒賞性。再與實景圖片對比觀照觀眾更能發現大師藝術手段。山水畫是凝聚了藝術美與自然美的結晶,觀賞山水畫大師塑造的祖國河山圖傳,進行審美鑒賞的同時也能深化我們對於祖國的認識與情感。

桂林象鼻山

解讀藝術創新密碼

李可染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藝術成就的同時也影響了新中國時期整個山水畫時代風格面貌的確立,這一批作品是解讀新中國時期山水畫風格形成的重要資料。可染先生把寫生作為創新的試驗田,帶著問題去寫生,這可以從他在寫生作品上留下的大量筆記看出來。先生思考的這些問題都是山水畫領域的基本問題,諸如如何轉換傳統筆墨,寫生的筆調如何與傳統對接,新的社會事物形象如何與山水形象協調,如何突破傳統構圖模式、提煉新的意境等等,這個展覽就形象地呈現了他是如何用畫筆來形象的解決這些學術問題的,比如怎樣處理時代新事物入畫,如何表現外國風景以及借鑒西畫表現手法,怎樣在寫生中完成了對於中國畫表現語匯的創新、實現對中國山水畫藝術意境的開拓轉化等等,觀看展覽無異於親身感受大師言傳身教。展覽期間主辦方將舉辦講座,邀請大師之子李小可先生深層解讀可染先生的寫生探索。李可染寫生的方法、創新的角度以及作品風格都能為今天的畫壇提供諸多啟示。

(馬明宸撰稿)

桂林上山村保龍鄉會仙峰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