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盡其用》在紐約現代美術館,2009年。
《物盡其用》,巫鴻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版,45.00元。
我曾與幾位看過《物盡其用》的讀者做了些交流,他們告訴我,在閱讀這本當代藝術著作時,他們無不從中獲得了溫暖與感動。在看多了充滿暴力、政治與色情的當代藝術之後,這本書所呈現出的“脈脈溫情”,確實很容易就捕獲了讀者的心。我想之所以如此,除了這件由藝術家宋冬和他母親趙湘源共同創作的作品,深深觸及中國老百姓最普遍的情感外,本書平實、客觀的寫作風格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當代藝術的創作方法和傳播方式,決定了理論家闡釋的重要性,這使得哪怕是沒有到現場看過《物盡其用》展覽的讀者,通過巫鴻編著的書,還是可以獲得對這件作品的認知和理解,甚至可能比一些去了現場、卻沒看過相關文章的觀眾,了解得更為深入。然而,這種對當代藝術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藝術寫作者的闡釋方法和水準,那麼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藝術寫作呢?
方法和理論必須落實到作品上
顯然,列出一個藝術寫作的標準是困難的,但通過巫鴻近年關於當代藝術寫作的例子,可以獲得一些不錯的啟發。可以看出,歷史學和人類學的學術背景,對巫鴻的寫作有著明顯的影響。他在古代藝術史領域的重要著作之一《武梁祠》中,就寫道:“任何概括和抽象必須基於具體的案例,除非細心研究個案,否則概括便不能成立。”所有的方法和理論必須落實到具體的作品或藝術家上,才有意義,這種觀點也貫徹到他在當代藝術的寫作中。從《作品與展場:巫鴻論中國當代藝術》、《徐冰:煙草計劃》到《走自己的路》、《張洹工作室:藝術與勞動》,《物盡其用》已經是巫鴻正式出版的第5本關於當代藝術的著作,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的寫作風格。
《物盡其用》是藝術家宋冬和他的母親趙湘源共同創作的一件超大型的裝置作品。在本書一開始,巫鴻並沒有急於為它賦予意義,而是首先對作品進行客觀性的描述,包括它的形成過程、材料、計劃以及展覽現場情況等。不要以為這是一部枯燥、冷冰冰的當代藝術分析文本;事實上,讀這本書,讀者可以深切體會到那種溫潤又難以言表的感動。《物盡其用》書中的重要一部分———趙湘源的回憶文字———常常讓人聯想起家中的外婆或奶奶,從而帶出讀者溫暖的個人情感與記憶。
作為歷史學者,巫鴻沒有停留在《物盡其用》這一件作品上。他追溯了宋冬持續十多年的藝術創作線路,呈現宋冬圍繞“家庭關係”這一主題的實驗創作狀態,並從中找出藝術家的創作邏輯。隨著寫作的推進,巫鴻也沒有把關注的目光限定在宋冬的個人創作上,而是把他與199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藝術“國內轉向”的基本傾向相聯繫。這樣一來,讀者就得以用一個更為寬廣的視野來觀照《物盡其用》這件作品。從作品、展覽、藝術家引發出的問題成為巫鴻的寫作線索,這些問題在文章中得到逐一深化和討論,最終揭示出《物盡其用》所反映深刻的歷史潛流:“當多年的政治運動拆散、瓦解了無數家庭以後,人們心中出現了一個重組家庭,治愈歷史創傷的深切願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