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解讀各館:藝術在藝術之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11 18:01:04 | 文章來源: 《美術觀察》

美國國家隊參賽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美國館阿洛拉&卡爾扎蒂拉作品《田徑》

威尼斯雙年展是世界上最早的雙年展,由大量高品質的策展與展出組合而成。以國家為單位的特殊策展方式,使雙年展擁有與眾不同的凝聚力,使它大量地擁有參與者,這些參與者都有著代表著國家的使命感和精神壓力,許多國家都從政治的角度帶動了文化的投入。本屆威尼斯雙年展更是創紀錄地擁有了89個參與的國家,它們以國家館的身份參與到本次盛大的展出中來。這種進行了一百多年的策展方式讓我們早已已經習以為常,並且認為行之有效。

對這一切表示質疑的是一個特殊的“海盜館”,藝術家們以“國家”之外的自由身份來到威尼斯雙年館的展館,賭氣地搭建起帳篷,對這些龐大的政治勢力壟斷大型展覽的做法表示很不服氣。

還有另外一個場館也對這種以國家單位參與的參展方式非常關注,它顯然非常的積極。

這就是上一屆威尼斯雙年展上以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個展獲得了國家館金獅獎的美國館,今年它以衛冕冠軍的身份出現。似乎已經在上一場競賽中獲勝了的美國隊再次積蓄起力量,代表美國參展的藝術家組合阿洛拉&卡爾扎蒂拉(Allora & Calzadilla)邀請了眾多擁有超強實力的”美國冠軍”們來到美國國家館,並穿上了清晰印有美國國旗的國家隊的隊服,參加這新一輪的國家之間的角逐。

他們邀請了全能體操冠軍Dave Durante; 1996年奧運會十項全能金牌得主Dan O'Brien; 2008年北京奧運會銀牌體操運動員Chellsie Memmel; Wilhelmi女士等職業運動員成為他們作品的一部分。穿著美國隊隊服的運動員們再一次代表著美國參賽。

當然,這是一個冷幽默,幽默得令人生疑,而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提問。長期以來,藝術家組合阿洛拉&卡爾扎蒂拉在世界各地以雕塑,表演,錄音與錄影的方式在質疑著全球化和消費社會。

在一間展廳裏,男子體操運動員在木製的飛機頭等艙座椅上進行著鞍馬表演,這是《身體在飛行中(美國)》;旁邊的展廳內是另一件作品《身體在飛行中(三角洲)》:女子體操運動員在另一種木製的飛機座椅上進行平衡木的表演。

藝術家還將提款機與一部教堂用的大型管風琴組合成一部電腦控制的裝置作品-《運演算法》;將一座與人體等大的自由女神雕(美國國會大廈頂端的那一座)像放置在電子日光浴床內,這是作品《日光浴中的武裝自由女神》;另展示一部播放在美軍基地裏拍攝的有關旗桿與體操的視頻裝置《半旗/全旗》。

這裡他們再一次質疑著這個國家:美國的體育與商業的緊密關聯,全球化的商業的滲透,世界當代藝術的運作機制,國家單位的競爭結構,金融的文化消費模式。There will be a 52-ton military tank turned upside down and topped with a treadmill and an Olympic runner; a classical-style bronze sculpture lying inside an open tanning bed; a custom-made pipe organ incorporating a fully functioning ATM; and a 21-minute video that depicts the island of Vieques in Puerto Rico, which until 2003 was the site of bombing experiments and war games for the Navy.

美國館門口外是一部底朝天放置的坦克,履帶朝上,一名運動員在履帶之上架設的跑步機上長跑,方向是坦克炮口的相反方向,每次奔跑長達45分鐘。坦克履帶與跑步機的傳送帶一同傳動著,運動中的坦克履帶發出令人牙酸的摩擦聲,並碰撞轟鳴。帶著不可抗拒的力量感。

作品名為《田徑》(track and field)。作品的結構非常的簡單。倒置的“戰爭機器”帶有明顯的反戰意味。運動員與戰爭機器處在相對並反向運動的位置,運動員可以用4種方式來解讀:“人”,“健康”,“體育”,“國家代表”。藝術家把他們放置在倒置的“戰爭機器”的反面。體育原本就是戰爭替代品。

但在他們和“戰爭機器”之間,卻放置著這麼一台跑步機,藝術家讓這部跑步機伸出清晰的結構和控制面板,讓觀眾能夠清晰的看見它。它是很容易被隱藏起來的,因此跑步機在這件作品裏作為一個重要的元素而存在。這是一件標準的“商品“,一件耐人尋味的“體育商品”。“商品”在“人”與“戰爭機器”之間充當著傳動裝置,讓他們一起和諧地同步的運轉,但卻機器轟鳴,似乎強大無比,不可抗拒。

運動員胸前清晰的印著美國國旗,他始終在一本正經的跑著,我們看見了這個人代表著“國家”在這裡參賽,在這裡競爭一個“機制”的冠軍。他帶著這個身份在不斷跑動著,但原地不動。對圍觀者而言,45分鐘其實非常的慢長,在坦克張牙舞爪的轟鳴聲中,“國家”高高在上,體育器材在那裏不斷運轉著,消耗著能量。

阿洛拉&卡爾扎蒂拉作品《田徑》評論圖表圖



形略呈上下細長,形神略有不調

一,坦克擁有強烈的效果。

但缺乏更微妙的語言。

二,藝術家組合建立起他們的系統語言,提出他們對全球化,消費社會的質疑。

   上一頁   3   4   5   6   7   8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