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農民畫:相約北京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30 17:31:27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今年七八月,耕耘在鄉間地頭、海島邊疆的農民畫家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賦予畫筆以神奇,在浙江擎起了一片農民畫的海洋。10月26日,“農民畫時代——全國農民繪畫展覽”進京彙報展在中國軍事博物館開幕,與眾多關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關注農民畫發展的領導專家以及美術愛好者們,一同相約在金秋的北京。

作為首屆中國農民藝術節中的一項重要展示活動,作為“農民畫時代 時代畫農民——全國農民繪畫展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委宣傳部將浙江展覽中的最精彩部分移師北京,向首都各界彙報展出。展廳內以地域為劃分載體,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的400余幅優秀農民畫作品,以絢麗的色彩描繪出新農村的新變化和農民多姿多彩的生活,展現了新時期農村農民文明和諧的新氣象。與作品同步展出的,還有部分地區農民畫的衍生文化産品。

中宣部副部長翟衛華,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胡振民,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馮遠,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孟祥林,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吳長江,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浙江文聯黨組書記吳天行,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劉健,浙江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高克明,中國美協組聯部主任馬新林,浙江省美協副主席、浙江美術館館長馬鋒輝,浙江省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駱獻躍等領導,出席展覽開幕式。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在講話中指出,中國農民畫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民間鄉土藝術,它源於鄉村,源於生活,風格鮮明,技法多樣,形式豐富,題材生動,展現了中國農民最為鮮明的人物和景象,是中國當代農民時代精神的真實反映,在美術領域獨樹一幟,是當代文化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新時期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全國各地農民畫發展呈現了蓬勃的發展生機,形成了一支規模龐大的創作隊伍。農民畫創作極大豐富和滿足了廣大農民群眾基層文化生活的需求,此次全國農民畫展覽的舉辦,既是深入貫徹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大戰略部署的實際行動,又是文藝界尤其是美術界,開展聚焦新農村、文化為農民公益性惠民文化活動的一個新的實踐,也是打造農民畫藝術品牌,繁榮社會主義美術事業,同時壯大農村文化産業發展的一項新的嘗試。

本次展覽自去年立項以來,得到了主辦單位的大力支援。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多次派專家團隊赴全國各地農民畫創作重鎮實地考察,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聯、浙江省美協、浙江美術館積極配合調研工作,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展覽的如期舉辦。在採集大量一手資訊的基礎上,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籌備組織,打造了目前國內在參展範圍、學術性、權威性等方面最高規格,且集農民畫展覽、研討、文獻、宣傳出版于一身的大型綜合美術活動,中國美協駐會副主席吳長江稱讚展覽是建國以來學術層次最高、展覽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國性農民繪畫的集中展示和交流盛會。同時,他還希望通過此次展覽,讓全社會都能關注農民畫,關注農民對文化的參與,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朋友參與美術創作的熱情,提高創作水準,促進全國農民畫産業的交流和發展,讓這一新中國文化藝術的奇葩永遠盛開。

展覽在促進農民畫作者交流的同時,也拉近了專業美術創作者與農民畫家彼此間的交流。新中國美術史上的不少經典之作,都與農民息息相關,對此,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認為,這也反映出專業美術創作者對農民的關注,誰畫好了農民,誰就擁有了最廣大的觀眾,誰就把握了中國的靈魂。

以圖像再現並書寫歷史,創作于新中國不同時期的農民畫,無疑是新中國歷史的見證者與記錄者。與專業美術創作者不同,農民畫作者們的創作更為直接、更為純粹,因而也更加鮮活地反映了新中國發展歷程中的方方面面,將這些作品以切片式展示,正是透析認識新中國歷史與農民畫的極好的雙重教材,也為將來更多的研究者提供了珍貴的一手史料。對此,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浙江省文聯黨組書記吳天行認為,廣大農民畫是順應時代發展需求、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承載者,其價值在於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提出普通群眾也應該成為文藝創作的主體,進一步拉近他們與高雅藝術的距離。農民畫所具有的樂觀向上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正是浙江精神在藝術領域所提倡和反映的,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浙江對農民畫的熱情。農民畫作為眾多美術門類中最為“原生態”的組成部分,今後應該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援與更多正確的引導。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下一頁藝術就是要摧毀話語權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