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農民畫:一支正在崛起的産業大軍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31 09:56:49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金山農民畫

浙江農民畫

——訪中國美協副秘書長、農民畫調查小組負責人李榮海

提起農民畫,可能會讓人不自覺地聯想起大紅大綠的風俗畫,可深入調查研究後,不禁讓人驚呼:農民畫不僅已然成為中國繪畫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畫種,而且業已形成一支規模龐大的創作隊伍,並正在實現産業規模化。河南民權“畫虎村”、上海金山等地的百姓不僅因為農民畫創作住進了新房,開上了小車,而且其部分作品遠銷海外,成為當地的一張特色文化名片。

“三農”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中的“軟肋”,近幾年國家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已不僅僅是解決農民增收的問題,而是在全面提升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品質。在這之中,農民畫的繁榮發展,不僅可以有效地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水準,豐富其業餘生活,提高他們的文化品位,更重要的是為營造和諧農村、和諧社會的良好氛圍貢獻頗大。那麼,究竟農民畫的發展現狀如何?目前形成了哪幾個比較有特色的創作基地?農民畫作為一支正在崛起的産業大軍,未來前景如何?就此,記者專訪了中國美協農民畫調查小組負責人、中國美協副秘書長李榮海。

“農民畫”不僅僅是“農民畫的畫”

為什麼會想做一個關於農民畫的調查項目?在此之前,我們對農民畫的創作和發展狀況有多少了解?

李榮海:“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受到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密切關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也不應僅停留在物質層面,更需要精神層面的豐富與完善,那麼能否從美術創作這個角度考察一下農村目前的文化建設情況呢?這項工作最早是由中宣部部長劉雲山提出來的,他要求對農民當中的美術家做一個調研,了解他們在想什麼、需要什麼,農民美術産業如何形成、如何發展等問題。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胡振民同志就安排中國美協來完成這樣一個調研任務。

説起農民畫,很多人都以為它就是“農民畫的畫”。其實不然,“農民畫”這三個字不能分開理解,農民畫業已成為當代美術創作的一個符號或標識,題材上大多以鄉村的生産、生活場景為表現對象,創作上使用水彩、水粉、毛筆、宣紙等工具,畫面中蘊涵了各地獨有的鄉村情調。他們大多不受學院美術創作中用色、用筆的拘束,色彩濃烈、淳樸清新並帶有不同地域的鄉土味。因此,也有人稱其為“鄉村畫”。但作為一個畫種,它的內涵和外延已相當清楚,即使出自工人、職業美術家之手,也可稱為“農民畫”。

農民畫創作有代表性區域

就目前的調研情況看,哪幾個地區的農民畫創作比較有代表性?

李榮海:從今年3月份開始,我們進行了有計劃的調研。就目前情況看,陜西、山東、河南、廣東、浙江等地的農民畫比較有特色,也具有一定的規模。其中,山東巨野、曹縣和河南民權縣地理位置上相互接壤,其農民畫創作具有某些相似性。這些地區的畫家彼此相互影響,以國畫創作為主。尤其是河南民權以畫虎聞名,劉雲山同志曾親自前往,對其評價很高。民權的農民畫家充分挖掘老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辟邪、吉祥之意,並結合網際網路實現了網上行銷。據我了解,曾有客戶一次性定購十張丈二匹大畫,雖然每張的價格不高,只有兩萬元,但十張算下來就是20萬元,已然是個不小的數目。

廣東惠州龍門縣的農民畫也形成了相當的規模,當然,這與當地政府的鼎力支援密切相關。這個縣大概有30多萬人,在各級政府的支援和重視下,縣城裏大到街道小到賓館墻壁遍佈農民畫,甚至有些賓館的房頂裝飾都用農民畫。有趣的是當地政府領導的名片正面印的是職務和電話,背面就是農民畫,他們切實將農民畫作為自己的一張“文化名片”。此外,廣東省委、省政府每年要把農民畫定製成一萬餘套精美禮品作為文化形象名片贈送給國內外賓朋,並將其發展寫入廣東省“十一五規劃”。

在浙江,有8個縣區在搞農民畫,其中最典型的是嘉興秀洲區和舟山市,他們的規模非常可觀。在秀洲,有一個老太太在60歲以前沒畫過畫,學畫一年後,已畫得很好。

金山農民畫産業化為全國典範

您剛才提到,已經有一些地區的農民畫形成了産業化和規模化,它們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對於其他地區有何借鑒意義?

李榮海:被譽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的陜西戶縣,農民畫創作源於1958年,距今已有50年。它起步早,形成規模早,在全國影響大,並多次得到中央和美術界有關領導的褒獎。當地縣委、縣政府籌建了一個農民畫藝術館,並將其與旅遊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條産業鏈。不少農民畫家開設家庭作坊,形成規模化生産,每年收入可達10萬至50萬元不等。山東巨野縣有幾個鄉鎮,畫家數量達8000人,2008年的收入接近一個億。不少畫家開上了轎車,蓋了小樓房。另外,當地人自發建了一條畫廊街,大約40多家畫廊,從裝裱、製作畫框,到出售作品、深加工一應俱全。有意思的是,自從農民畫興盛後,這裡的家庭矛盾少了,鄰居和睦了,社會和諧了,2008年巨野還被山東省評為精神文明先進縣。

上海金山區的農民畫創作也很有意思。在這裡管理者專門建了一個畫村,把全國各地有影響有實力的農民畫家請進來,不僅提供免費住宿,每月還發給1000元補貼。來自雲南、青海、甘肅等地的十幾位作品風格面貌不同的農民畫家欣然前往,這種形式在全國獨此一家。在我看來,他們將扶植、引進、發展農民畫三者結合起來,為農民畫産業化作出了重要探索。

鼓勵農民文化藝術産業化

您在調研過程中,發現農民畫的創作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中國美協在這些方面將有何作為,目前是否有具體的計劃?

李榮海:在考察了河南、山東和陜西等地區的農民畫創作情況後,調查小組向上級領導部門呈交了一個調查報告,領導看報告後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問題。主要包括如何加強農民畫的藝術化引導;農民畫産業問題;農民畫如何擴大規模;當地政府如何在政策方面給予支援,並形成一套長效、長期的管理模式。就中國美協而言,決定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地區,成立中國美協農民畫輔導中心(或稱培訓中心),引導農民的美術創作。但我們的任務是幫助他們在現有的水準上提高,儘量保持其創作中原汁原味的元素,不能按照學院教學的模式一味指導而喪失了其鄉土味。此外,在進行全國調研的基礎上,我們想做一個中國農民畫調研彙編,把形成規模的農民畫創作情況和同時存在的問題呈現出來。另外,我們已向中國文聯彙報,應浙江省有關方面的迫切要求,明年打算舉辦一個由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和浙江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首屆全國農民畫博覽會或大型展覽,評選並獎勵優秀的全國農民畫作者,鼓勵農民的文化藝術向著産業化方向逐步邁進。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