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藝術就是要摧毀話語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30 17:10:33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文\邱家和

在上海雙年展公眾開放日的當天,外灘美術館也有一個名為《日以繼夜》的群展開幕。9位活躍的中外藝術家的作品所組成的白天的展覽,加上夜間的講座、表演與電影,“日以繼夜”地按照著名策展人侯翰如的設想,變成一個與永不停息的城市現實生活共用律動的事件。

他表示,這個展覽中他最關注的,是外灘美術館與周邊發生的關係。建築是對人的生活的一種定義,規定人的生活方式,發揮社會生活組織的作用。為此,他事先對外灘美術館這個建築與空間作了一些研究,發現這是中國最早的西方現代博物館建築。所以,他要求參展的藝術家尤其是外國藝術家,要有二三周在美術館駐地創作,熟悉美術館的建築、空間和周圍環境,併為此度身定製作品。而他所確定的參展作品,許多與博物館、與記憶有關。當然,他更側重於那些實物、圖像與空間的關係,與周圍城市的變化的關係。特別是“夜”的部分,強調與周圍居民、機構的關係。他還強調,今天邁出的可能只是第一步。他期待經過這樣的努力,外灘美術館這個新機構會儘快地紮根于上海,成為具有原創性且獨具特色的當代藝術機構。

“藝術,就是要摧毀話語權!”他認為他所策劃的展覽,和當天對外開放的上海雙年展有不謀而合之處:都想打破美術館的圍墻,打破現有的展覽體制。他認為這一屆雙年展力求創新,表明中國當代藝術需要重新尋找學術基礎。要避免把中國當代藝術所取得的很初步的“東西”當作話語權。藝術就是挑戰現有的體制,讓更多的大眾有機會共用文化資源。他還表示,很希望有機構之間的交流,但目前的形勢下很難做到。另外,他強調要讓展覽如何做得不像展覽。尤其是展覽中的表演,是生長性的東西,可以帶來許多可能性。所以大家都在做,但做得好不好不知道。

由此談到了一個有趣的話題,2000年,已屆第三屆的上海雙年展,開始引進國際策展人,並首次定位為當代藝術展覽,當時就是侯翰如擔綱雙年展的策展人,而上海一些藝術機構與藝術家群體則發起了“週邊展”活動。如今,第八屆上海雙年展開幕的當天,侯翰如在外灘美術館也辦起了“週邊展”。對此他説:10年前的主要想法,是中國當代藝術沒有很好的生態,造成做當代藝術的藝術家在國內沒有展覽的機會,只能為國外的展覽做作品,影響到他們的創作狀態有一種臨時性。2000年舉辦上海雙年展提供了一種契機,可以引進正常的當代藝術展覽機制。不過他又不無感慨地説,很諷刺的是,中國社會發展那麼快,當時誰也沒有想到,藝術的市場化、中國的消費社會來的這麼快。今天最大的阻力是當代藝術的正常化,正在被一種文化消費主義所取代。這個現象不光在中國發生,在全世界都這樣。當代藝術如何建立一種“反對派”、成為最大的課題,當然這不是指政治的,而是思想的“反動派”。

這次參展的9位藝術家中,包括上海的周鐵海、孫遜,還有上海觀眾熟悉的台灣藝術家涂維政、南韓藝術家崔正化等。他特地談到了年輕藝術家孫遜的作品,是他這兩年才注意到的,發現它們很有意思。他説,近幾年出現了一批年輕藝術家,都在重新思考“歷史”、“真理”等問題。不過他們與後文革時代的意識形態的討論不一樣,他們表達的是個人的東西。當然對孫遜的作品,他也很有疑問,是否足夠地個人化?不過,他還是決定,在這個展覽中給其透氣的機會。他還強調,給年輕藝術家參加重要展覽的機會,當然會對藝術家有幫助,但有時候也會有副作用,甚至使他的藝術生命夭折。因此他必須慎重對待。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