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到藝術長廊盡頭,另一側的賣菜攤位與陳列的畫作形成強烈反差
這裡是高雅安靜的“藝術長廊”,這裡又是市井喧囂的農貿市場。日前,海滄一批油畫藝術家悄然發起了一場“藝術包圍市場”運動,將油畫等藝術品攤位搬進一個開了10多年的“老牌”農貿市場,並用市場的案臺建起了展廳,如此先行大膽的舉動引起了市民的強烈關注。
案臺搖身變成展臺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海滄滄翔路的原亞橋農貿市場,發現這裡已經挂上了新的招牌———“海滄文化藝術品市場”。不少店家正在忙碌,將一些書法作品、油畫陳列其中,許多人正忙著佈置空間。熱鬧的場景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議論紛紛。
“這裡將是海滄油畫絕佳的展示空間,同時也改造了老農貿市場。”作為這次改造活動的組織者,海滄畫家李墨牛躊躇滿志,在他的指揮下,忙碌的畫家們閃出一條道路來,裏面正是一條長廊,兩側放著一幅幅油畫。
漫步其中,各展臺四面通達,畫作精美,各種題材都有,不少畫作旁還寫著畫家的名字和聯繫電話。不過記者同時注意到,這些展臺實際上是原先農貿市場賣菜的案臺改造的,如今擺滿了各式畫作,頗具風情。
“在原來的市場裏創作,會不會不適應?”面對記者的這個問題,畫家朱建崇説:“不會,它讓我們更貼近生活。”,他指著墻壁上他剛以寫實手法畫出的兩棵大白菜,打趣地説,自己準備把它挂出去“以假亂真”。
老農貿市場逐漸沒落
“原先的數十個攤位,後來只有不到一半攤位在經營。” 一位附近的老居民鄭先生告訴記者,該農貿市場已經存在了十多年了,但隨著歲月的推移,人氣越來越淡。周圍居民告訴記者,周邊購物環境不斷優化,更是令這個老農貿市場長期處於一種尷尬境地,附近的居民步行不遠就有兩個較大的農貿市場,品類齊全。同時,此處距離樂海生鮮超市也不過3分鐘的行程,市民購物十分方便。
2008年後,海滄油畫窗口悄然興起,附近的馬青路、滄翔路油畫一條街,油畫村等遍地開花,短短兩年,農貿市場附近就聚集了上千名油畫家。而畫家們一直不滿足於自家工作室內的畫作陳列,希望有一個精品的集中展示平臺,漸漸地,他們“包圍”了這個老農貿市場。
藝術要與市井結合
在這個新興的“藝術長廊”盡頭,記者發現了一個奇妙的接合部,畫作到此戛然而止,而市場攤位忽然冒出,形成了“一邊在賣畫、一邊在賣菜”的奇特場面。
據管理人員介紹,這裡雖然廢棄了不少攤位,但還是有一些“老牌勁旅”,由於租期的關係,它們可能還將與“藝術長廊”並存一段時間。記者注意到,不少市民被展臺裏的畫作吸引進來觀賞,但看到賣肉的攤位時,覺得心裏不是滋味。一位居住在附近的老師説:“感覺怪怪的,有辱斯文。”
同時,有些市民表示了深層的擔憂,“藝術長廊給人耳目一新,但老市場畢竟有一些痕跡沉澱,如果改造不徹底,可能會變成‘四不像’。”對此,李墨牛等人則認為不成問題。“目前,我們只是初步裝修,就頗具規模,今後我們還將有一套系統的包裝程式,令這裡的文化品位不斷提高。”
目前,海滄油畫家們正積極尋求有關部門協調此事。而市井與藝術最終能否“無縫對接”,我們將進一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