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中國畫的二手市場仍然存在巨大空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12 12:28:35 | 文章來源: 藝術市場

文/ 郭浩滿

傅抱石山水畫(資料圖片)
 

當人們從市場購入中國畫作欣賞或投資,往往會關心中國畫的二手市場是怎麼樣的,即日後有什麼渠道可把畫作出售套現,回收資金。

要了解中國畫的二手市場,須先了解所謂一、二手市場的劃分和特點。中國畫的一手市場是指畫家創造出作品後,把作品直接或經過仲介人(藝術經紀)、畫廊(推廣機構)售予第一批收藏者,目前許多現代畫家的個人作品展銷會便屬典型的一手市場運作形式。其重要特點是,購入價格通常是該作品的最低價位(因這是作品首度進入市場,未被廣泛認識及形成競逐,同時反映出作者對作品價格的最起碼要求)。二手市場是指第一批畫作收藏者直接或經過仲介人(藝術經紀)、畫廊(推廣機構)轉售予第二批收藏者,如此類推,第二批收藏者把畫轉往第三、四批收藏者……目前拍賣行舉辦的字畫拍賣便是二手市場的典型象徵,二手市場購入作品的價位則會隨作品在市場的被認知性和供求關係作出浮動。

任何畫家的作品,終會由一手市場流通方式轉變為二手市場流通方式。任何畫家,一生的創作總會有一個極限,尤其是創作高峰期的精品力作,數量更不可能太多,當其創作高峰期已過,或者已沒有更多作品可提供市場的時候,即意味著一手市場時期已經結束,他的作品流通只能以二手市場的方式運作,即從市場吸納再作流通。中國歷代前輩畫家及已故現代畫家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二手市場運作方式流通;中國傳統畫店、古董店的字畫銷售亦屬於二手市場的商業運作模式(即從市場買進賣出模式,至於古代社會,由於資訊不發達,畫家通常要隔代或隔朝才能成名,當時的畫店更難如現代畫廊般用代理推介的一手市場模式運作);即使是現代畫廊,隨著畫家提供作品日益減少及作品市值的上升,亦需要從市場吸納作品以補供應的不足。一手市場流通方式終會轉變為二手市場流通方式是一必然的過程。轉換擁有者的二手市場運作過程亦是藝術作品升值的過程。 由於藝術作品沒有過時之説,只有優劣之分。故優秀的藝術精品會隨著時間被越來越多人認識和喜愛,並産生越來越大需求。在市場有一定需求的情況下,憑著作品獨特而唯一的屬性,轉換擁有者的過程即意味著市場的提高,因好作品只會流向願意付出更高代價的買家手中。這種情況,中外皆如此。西方畢加索、梵谷等畫家的作品能至今天之高價亦非一天到位,而是經過多年被人們了解、認同,並經二手市場歷程才達到的;同樣,許多近現代中國名畫家在香港拍賣會中高價拍出成交的作品,過去都曾經有低價成交的記錄;亦有許多在十多年前才進入藝術市場的中青代畫家,作品經數易其主,價格亦進入一新的臺階。以上的現象都符合市場的規律。現代畫廊是二手市場的主要陣地。

隨著時代的進步,世界已進入一資訊發達的高科技時代,追求更高生活水準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文化藝術作為人類的精神食糧已日益顯示其重要的價值,並受到各國政府和民眾的重視。

中國畫市場的發展歷史雖然較短,但由於起點極低,遠遠偏離了它應有的價值。故近十年來,儘管中國畫漲幅驚人,但仍留下了巨大的空間予二手市場。因此,只要掌握了好作品,面對未來日益增大的中國畫市場吸納力,回報肯定是難以估量的。

至於已購入收藏的畫作如何返回市場,除了中外各地眾多藝術品拍賣行可擔當其中一個角色,現代畫廊便成為二手中國畫市場最主要和可靠的陣地。目前,各地中國畫廊最感困擾的並非缺乏客戶,而是難覓優質的藝術作品。

傅抱石山水精品目前動轍要數百萬元一幅,但在過去二十年來,都經過數百元、數千元、數萬元至數十萬元的價格歷程。

工筆花鳥畫名師鄒傳安在十多年前尚未被海外藏家認識,如今憑著其作品的實力和魅力贏得了中外藝術界及收藏家的高度認同,作品價位亦由數千元上升至目前的十余萬元。

(文/ 郭浩滿 香港雲峰畫苑)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