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陳默:面對“學術暴力”我很難沉默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1-25 16:39:02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我的批評並未分為‘架上架下’”  

  問:上個世紀90年代到新世紀初,您搞行為藝術批評非常出名,現在又做架上繪畫批評,也很有影響。行為藝術和架上繪畫,您更偏愛哪個?  

  陳默:我的批評並未分為“架上架下”,應該是一種基於大藝術框架的批評。只不過現在關注的面寬一些,前十來年對行為藝術做現場記錄、作品評述、學理整理要多些。當代藝術的進程中藝術方式是多元化的,行為藝術十幾年前從顯得特別“異端”,到媒體、社會、公眾逐步接受,其存在變得合理化、日常化,到今年在成都的首屆“UP ON”國際行為藝術節,我是親歷者。在我周圍的行為藝術活動,只要有時間顧及,我都是去了的,我個人對此的關注率並沒有降低。有人開玩笑説,批評家中離行為藝術最近、資料最多的就是我。至於對架上的關心,因為藝術是多元的,都應該去關注。(架上藝術)一直在本土正常有序地發展,過去寫得少,看得多;現在看得多寫得也多了。同時,相應的展覽策劃也多了。其實我並沒有厚此薄彼,包括水墨、雕塑,我們無權對某種藝術方式的存在採取懷疑態度,水墨的當代領域我非常關注,和雕塑家也關係緊密。我的批評不存在單單對哪個領域有興趣,只要藝術家無愧於個人和時代的好作品,我都會關注。  

  藝術教育的保守與開放  

  問:中央美院和四川美院的教育方法是藝術界近來熱衷談論的話題。您畢業于中央美院,後來在成都工作,接觸到大量來自四川美院的畫家,您怎麼看待這兩種教育方式?  

  陳默:中央美院是我的母校,一直有好的學風,強調以人為本,老師重師德,學生很用功,我受到的影響很大。(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我們在校的時候沒有“週末”,也沒人逼著,週末就到美術館、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參觀。我們的學生證可以免費進入,都帶著乾糧,一看就是一天,看完還要寫感受。學藝術批評,多看非常重要,我們有些課就是在故宮裏上的,看明清字畫,臨摹細節增強記憶。那種嚴謹的學風、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在其他美院裏並不多見。當時的中央美院的學習條件,相對於地方的藝術院校,各種優勢佔得比較多。除了剛才講的,每週還有1-3個講座,能看到、聽到國內外的很多新東西。客觀上,從1981級到1985級,出了很多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批評家、策展人、藝術家。  

  四川美院依託巴蜀歷史,有著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上世紀80年代初,一批老藝術家在那裏執教,借著改革開放的契機做了教學改革,給予學生空前的自由空間,讓他們盡可能地“折騰”。四川美院的師生是哥們兒關係,學生有了獨立性,藝術生長力就是不一樣,很快出了一批造成影響的藝術家,而且持續不斷,三十年一直推動到現在。  

  我也很喜歡中央美院,因為它和我有“血緣”關係,但今天它趨於保守,我很多同學現在做了學校領導,比當年的老師還保守。中央美院的有些老師也意識到他們的教育“産品”——學生的水準在下滑、影響在下降,這是事實。相反,川美一直保持著健康發展的趨勢。  批評家的能力是有限的  問:您怎樣看待批評家“圈子化”和“圈子批評家”的問題?  

  陳默:“圈子化”的説法這幾年都有。“圈子”怎麼著?老鄉在部隊裏就自然形成“湖南圈子”“四川圈子”。四川籍藝術家在北京就是一個圈子,(影響力很大),有人説在北京不懂四川話要研究當代藝術很難。批評家也不能違背社會規律,相互不交朋友,老死不相往來,那就沒法做。其實很多批評家在一起並不是“圈子”,因為個性不同,分歧很大。(客觀上)批評家大都分散,只有北京的集中一些,至於藝術人格同質化、就一個問題的意見完全一致的“學術幫派”,我還沒有發現。圈子有其合理性,至於它是良性、惡性,還是積極、消極,要具體地看。圈子産生了阻礙、傷害,必然受藝術規律矯正、調整,還有社會批評的作用,這不應該成為大問題。  

  一個藝術批評家能力有限,對全社會所有藝術現象都關注,那做不到。批評家往往選擇有限,選擇那些能夠關心、能力所及的藝術現象、藝術家。某些熟悉的就長年跟蹤,像科學研究一樣,在一個小點上深入。關注一個地區已經範圍很大了,追蹤“群體”很辛苦,不能認為批評家和那個群體是個“圈子”。只有那種長年只説好、不説差,歌功頌德的偽批評家,拿著菜畫拿腔拿調尋找“優點”,才的確是很有問題的。  

  批評的前瞻性工作更困難  

  問:您評價一個藝術家的標準是什麼?  

  陳默:不應該説有判斷“標準”,有形無形的判斷依據是有的。前提是個人閱讀積累造成的。對那種本身的藝術方式、面貌、價值在社會公眾、藝術界、學術界有著共識的藝術家和作品,(一個批評家)去反對或支援意義不是太大,如果我要介入評論,必須形成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的邏輯,不會聽別人的,要找到我自己的判斷模式。  

  對未來的、可預知或不可預知的藝術的前瞻性工作更困難。剛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自由職業的年輕人良莠不齊,不是獨立了就都好。通過我的閱讀積累,橫向縱向比較,認識逐步就會出來——他的潛力、學術性、成長性。還要和他們交流、跟蹤,提出評論,作為朋友談藝術思想,在作品之外判斷未來成長的可能性。這過程看得見也看不見,摸得著也摸不著,卻是實實在在的。  

  如果拿對錯來衡量,你判斷對了的比例越大,你批評立足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能對有價值的視而不見,對無價值的東西不負責任地吹捧,從而造成判斷邏輯的混亂。還要對照當下環境,循序漸進地研究,藝術現象發生時的環境不一樣,其內容也不一樣。比如2008年和2007年的藝術現象就不一樣,藝術家的心態受社會形態的變化影響,自會不一樣,經濟危機對藝術生態的影響不容忽視,2009年才能真正地看到更多尖銳的問題。藝術理論和經濟、政治以及各界訊息綜合,才能增加藝術判斷的準確性。  

   上一頁   1   2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Art+ Shanghai:Mr Modern
· [專稿] 張冬鴻版畫展
· [專稿] 《homee》新晉香港女性藝術家聯展
· [專稿] 彼岸畫廊——青春宣言
· [專稿] 全國青年美術家提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