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山西買家:收藏市場的神秘新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6-23 10:19:24 | 文章來源: 山西晚報 劉斌

買家自述:“我不是煤老闆”

2008年12月6日,一場名為“朔雲山房”的專場拍賣會在北京港澳中心舉行,拍賣會上的拍品以佛像為主。這些拍品同屬於一個山西人,山西省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朔州市收藏家協會會長張慶。張慶從“文革”後開始介入收藏,佛像收藏上千件。

張慶的這次拍賣屬於“特例”。他是從來不賣藏品的。但多年前,他辦了一所民辦中學,中學在去年發生了資金短缺,為了保住學校,張慶拿出了自己多年的收藏,而這次拍賣也讓收藏界認識了具體的山西買家。

經過多次溝通,山西一位王姓買家終於同意接受記者的採訪,但前提是不能透露他個人的具體資訊。記者將他化名為王誠,聽他親口講述他的故事。

會見的地點是在他公司的會議室裏。與其説是會議室,不如説是他的私人珍寶室。室內挂著他赴倫敦買來的中國古畫,聊天處隨便一指就是他的官窯瓷器。他很得意他的這些收藏,對此滔滔不絕,但記者最大的疑惑是,這麼多錢哪來的?

“我不是煤老闆,我們公司是做貿易的。”王誠説,“我不想露臉,主要是現在一説山西有錢的,就是‘煤老闆’,這我受不了。”搞收藏的“山西藏家”,其實沒有多少是煤老闆。“這裡面的很多人是搞收藏多年了,有自己的門類、愛好,買東西是為了自己玩。有一些煤老闆也買,但那是聽別人忽悠的為了掙錢,他們只是有錢,啥也不懂,行內好幾個煤老闆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屋子,都是假的,都成笑柄了。但他們根本不是(山西買家)的主力。”

“山西藏家”的幾個類型

山西是文物大省,其古代藝術品的存量很驚人。在此次博覽會上,記者在不同國家的古玩展臺前,看到不少與山西有關的“古董”。

在北京“謙木堂”的展臺裏,主要展品就是來自山西的檀木傢具;在美國的喜和堂中,一尊小巧的佛像標明明太祖朱元璋三子朱的藏品,而朱是晉王,其建的皇廟現在還存在太原市內;而來自香港的一家古玩行展出的佛像也有許多是出自山西。由此可見,山西的收藏曆史和傳統都非常悠久。在這樣的基礎上,産生名震海內外的“山西藏家”不足為奇。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收藏界的“山西藏家”有這樣幾種類型:首先是上文中提到的出手闊綽的“頂級富豪“們,這個人群的數量大約有十幾人,收藏的大都是頂級藝術品,近年來出入海內外拍賣行頻頻舉牌的正是他們。多數是山西的民營企業家,官窯瓷器、名人字畫、皇室用品都是他們熱衷的對象。第二類,是山西收藏的“中堅分子”,他們大多有著數十年的收藏經歷,本身愛好文化,對某一專項的收藏頗豐,有燈具、青銅器、錢幣、佛像等等,但作為投資領域的收藏品不多。第三類是對收藏感到好奇的入門者,這裡面有財力豐厚的煤老闆,有地方實力派人物,他們有的迷信古董買賣充滿了暴利,有的借此來進階進圈,這部分人並不多,但因為其強有力的收購反而容易引人注目。

毋庸置疑的是,山西,尤其是太原,已經成為了收藏之風興盛的城市。程壽康這樣評價:“我們研究中國的收藏市場很長時間,1998年開始巡展。現在上海和北京展出多,如果在內地找第三個城市的話,太原肯定是首選。”

 

   上一頁   1   2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石渠寶笈》=收藏秘籍?
· 收藏:“瓷中翹楚”元青花的兩個江湖
· 銅鏡收藏步入理智期
· 2009全國收藏文化藝術節將在江西舉辦
· 天津首屆民間古玩藝術品收藏展覽會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