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大美術·大美院·大寫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3-21 19:29:05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楊曉陽近照
  楊曉陽,1958年12月生。

  1979年考入西安美術學院國畫係,1983年同年考入研究生,1986年畢業留校。先後任國畫係副主任、主任,1993年被破格評為副教授,同年榮獲“陜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1994年出任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1995年主持學院全面工作。1997年任西安美術學院院長。

  現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家“三五人才”、第三屆國家級教學名師、陜西省“行業領軍人物”、“陜西省十大傑出新聞人物”。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全國美展總評委、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

  近年對美術教育理論和建立中國美術學院教學體系的思考取得重大進展,強調美術教育中的中國特色和地方及個人特色。“大美術、大美院、大寫意”理論在當代中國美術教育界引起關注,直接影響和促進了西安美院的改革,是當代中國美術教育界廣泛關注的最年輕的院長和教育家。

生生不息




“大寫意”

一傳統的“寫意”説,“寫意”、“大寫意”作為中國畫的畫法由來已久。王維留下過“凡畫山水,意在筆先”的論調;白居易《畫竹歌》亦有“不根而生從意生”之言;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説顧愷之畫“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雖筆不週而意周”。宋歐陽修也有“心意既得形骸忘”、“古畫畫意不畫形”的詩句,蘇東坡論吳道子畫有“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一説。此後,趙孟頫的“存古意”理論、梁楷的大寫意人物畫、徐渭的大寫意花卉、陳洪綬的古意人物,以及元四家、明四家、四僧、揚州八怪、海上畫派等無不以寫“意”為正宗。

二寫“意”是中國所有造型藝術的精神,但寫“意”不僅是文人畫的形式,也是文人畫的精神,還是中國所有造型藝術的精神——包括工筆畫、宮廷畫、民間畫工畫和雕塑、裝飾畫,它們都是以傳達“意”為主旨的,在“形似”和“神似”之間,都是更強調“神似”,並且以“神似”為最高目標。而所謂的“神”,作者自己感悟到了“神”有很多作者主觀的“意”的成分。

三寫“意”是中國所有藝術的靈魂,不僅造型藝術,所有的中國藝術都是寫意的:音樂、戲曲、詩詞莫不如是。一定的曲牌、詞牌、表演動作都有一定的格式,都代表一定的情緒——比如京劇的表演:鞭子一揮就是幾千里,兩手一合一插就表示“關門”。中國人把一定的內容、形式概括為“程式”。既成為“程式”,即不以描摹具體的對象為目的,而是借助這個約定的程式來寫“意”。

所以可以説,“寫意”是中國藝術的傳統,是中國藝術的精神、核心和“靈魂”。孔子早就有“聖人立象以盡意”(《周易·係辭上》)的説法;《莊子·外物篇》也有“得意而忘言”之説;衛夫人在《筆陣圖》中也説:“意後筆前者敗”、“意前筆後者勝”;王羲之也説過:“須得書意,轉深點畫之間皆有意”(《晉王右軍自論書》)。中國的藝術觀從來都是輕“實”重“意”,留下了許多諸如“意境”、“意象”、“意態”、“意趣”、“意緒”、“意在筆先”、“意在言外”等語言和思維的結晶。

1   2   3   4   5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