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張小濤:真正可以教的學生並不多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4-23 18:24:23 | 文章來源: 頌雅風藝術月刊

張小濤北京的工作室位於環鐵將府藝術區,這裡基本上都是藝術家的工作室,如今被保留了下來。張小濤説藝術家的韌性太強了,為保住工作室做了許多努力。而這種堅持和韌性正是一個藝術家所應當具備的,在如今這個過於物質化的社會裏,學生也被這樣的氛圍所侵蝕,能夠堅持自己的藝術理想的學生越來越少。

1996年,張小濤從四川美術學院畢業後就分配到西南交通大學教書,當時學藝術出身的人找份工作並不是難事,但是他並不想去做裝修、搞設計,“當時所有的人都相信藝術、畫畫掙不了錢,養不了自己,但是我不相信。我當時在成都每週花100塊錢去城南舊書鋪買點書,就覺得特別幸福。雖然當老師很清貧,但是特別安靜、有時間。”這段教書的日子或許成了一種習慣,多年下來他還是覺得自己喜歡書、喜歡與人交流,即便後來到北京,他還是覺得回去上課也是一種溫暖,“教書有時候不是職業,是一種人與人的交往方式。”

四川是一個架上繪畫很強大的地區,這裡走出的許多畫家在國內都還比較有影響,比如羅中立、張曉剛、何多苓、周春芽,一直以來架上繪畫都有它自己的脈絡。2010年張小濤被調回四川美院建立新媒體藝術系,或許正是為了打破這種區域性。雖然當時油畫係的第三工作室也會教授影像及當代藝術的創作,但是後來學校認為有必要成立一個專業,往遠點看,這也是大勢所趨。3年來各項工作的開展也是困難重重,面對藝術教育張小濤態度很悲觀,“但是還是得做,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每個學院都面臨不一樣的問題,我只是希望能夠改變西南地區對當代藝術人才培養的面貌,希望這個方向能出一些好藝術家。”

四川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系共分了5個工作室包括攝影工作室、動畫工作室、電影和錄影工作室、多媒體互動工作室,和新媒體理論工作室。新媒體藝術系沒有基礎部,學生從一年級就會接觸到像當代藝術的創作方法和實踐課程,了解攝影、動畫、電影、裝置、行為等藝術形式,而不僅僅是基礎訓練,三年級開始分工作室實行導師負責制,四年級一開學就開始投入到畢業創作中去。張小濤還會經常推薦自己的學生參加一些國內、國際上重要的展覽,“我認為通過展覽和學術研究與他們的課題結合是比較重要的,如果只是在工作室是絕對不行的”,他希望學生在學校期間就能夠提前轉換到一個藝術家的身份中去。

現在,當大家都信藝術可以賺錢的時候,張小濤反而不信。“當時所有人都不相信,我們相信那是信念,到今天所有人相信藝術,相信畫兒可以換錢的時候,我覺得那不是藝術,那是吃飯,那是生存。我覺得在那個時代,天才的孤獨、孤傲,對社會的理解、叛逆都要有一個出口,藝術是我們通往自己的殿堂,要有藝術的情懷。但是今天藝術市場過度繁榮大家都忽略了真正的精神價值才具有價格。”當今天某個藝術家去威尼斯參加個所謂的週邊展回來就可以在自己的簡歷上寫上第X屆威尼斯雙年展參展藝術家,當所有人都有著藝術可以賺錢的集體思維時,我們學院中的學子們也深受其害,這是一個時代的標準。“在教育中,我越教越心寒,覺得沒有什麼可教的,優秀的孩子不教他也能出來,那些不值得教的,教了也出不來。大多數孩子讓我覺得特別悲觀,這是我不相信的,我不相信藝術的目標都是這麼單一、準確,這麼物質化。”

1   2   3   4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