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小學美術教育:培養興趣最重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3-17 08:55:45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幼兒、小學時期的美術基礎教育很重要,對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很關鍵,到了初中、高中後,有些思維就固定下來了。我認為,美術的核心是創造、創新,美術教育也要從這方面入手。”撥通電話,李東海老師帶著福建口音的笑聲通過話筒傳了過來,“我從2002年就開始訂閱美術報,算是你們的忠實讀者啦!”

李老師任教于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菊江小學。他1989年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就紮根於此,已經默默耕耘了25載。和許多農村中小學的老師一樣,李東海也是兼職老師,除了美術課之外,平時還要上語文課。李老師説,各科老師的工資待遇都一樣,只有分工上不同。但他覺得做美術老師很有樂趣,每當看到學生呈現的作品有閃光點,眼前就會一亮,能欣慰好一陣子,非常有成就感。

菊江小學有700多位學生,本地的學生為主,也有不少隨務工的父母來到這裡的外地學生。每個年級一週有兩節美術課。菊江小學使用的是科教版的《藝術》教材,這是全國統一的教材。上美術課當然要跟著教材走,但是有些內容在農村實施起來有困難,並不一定好開展。李老師和教研組的同事們討論,在美術課上,要結合一些老師們自己發現、收集來的地方美術文化,內外結合,既有教材內容,又能體現地方美術特色。

培養興趣 就地取材

李東海一直強調,美術課最主要的首先是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在2000年課程改革之前,學生都是‘依樣畫葫蘆’,老師畫個熱水瓶,學生在下面就跟著畫。以前我也是接受這樣的課長大的,這種灌輸式的教學就會給學生形成一種概念,他們喜歡美術,但是卻不喜歡美術課。”所以現在上課的時候,美術老師就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興趣,加強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了解美術作品背後所包含的文化內涵。

李老師分享了一些他的教學經驗。

首先,在新學期開始的時候,美術老師都會提前通覽教材,把這學期要開展哪些活動、需要哪些材料,在開學時就佈置下去,學生就會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素材,在接下來的課程中開展活動。對老師來説,這樣備課就容易多了。

其次,要善於利用身邊的素材,把它變廢為美。福建是沿海省份,貝殼、海螺這類常見的小東西,就能讓學生的想像力得到充分發揮。比如一個貝殼、一個大海螺、一個小的螺釘,加上一些貝殼的小碎片,就能形成母愛主題的作品——一個鳥媽媽旁邊帶著小鳥。此外,收集一些樹枝、樹葉,還有平時見到的瓶子、塑膠杯等等,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創作的靈感。“我覺得美術教育要就地取材、要貼近生活、要接地氣。利用地方的特點開展美術活動,這樣學生也熟悉,也有利於開展學習活動。”

然後,美術課要抓住實時的、動態的資源,比如説節日、國家大事等等。之前菊江小學的美術課上經常出現類似“神舟飛天”的時事內容,大家也很關注。最近,李老師就讓學生著眼在“中國夢”的主題上,讓大家説夢、追夢、畫夢。這些也都是美術資源。

最後,老師們要意識到藝術對學生是有促進作用的,不能一直搞應試教育。菊江小學在寒暑假的時候也會佈置一些美術作業,開學之後舉辦展覽,很受學生喜歡。對那些對美術比較有興趣、藝術素質較高的學生,學校會有專門的興趣小組對他們進行一些輔導,有時也會組織就近的寫生活動。石井鎮是鄭成功的故鄉,當地有碑林和紀念館,是很好的愛國主義與美術教育基地,菊江小學經常組織學生去這些地方學習。

教學理念要與時俱進

農村美術教育面臨著很多困難,除了專業師資力量匱乏、美術老師經常需要“身兼數職”之外,也有許多別的問題。李老師説,現在學校使用的教科版教材中,裏面會有涉及少數民族方面的內容,這些就不太好教。農村學校的網路系統跟不上,條件也有限制,不可能每個班級都配備多媒體設備,了解起來就有困難。關於國外的一些內容也不容易傳授,有時候講到康定斯基等國外藝術家,老師們就只能給學生作一些簡單的介紹。

李老師説,“我們學校的學生流動性大,上課時準備的材料不齊全,家長也顧不上管。老師們也很無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另外,考慮到安全,一些活動也不好開展。校內的學生還好辦,可以在校園內開展,可如果興趣小組想在週末組織一次參觀或是寫生,那就是個大問題了。“為了安全問題,真是要想破頭!也有人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去做那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李東海雖然有點苦惱,但他還是堅持認為,作為美術課來説,不能讓學生坐井觀天,要開拓他們的視野。即便條件有限,也要讓他們從周邊的事物上增加美術素養。

李東海認為,學生的興趣培養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不僅要求老師畫得好,還要在教學上有提高。美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的支援和活動的推動。對美術教師要重視,要有相應的培訓。孩子在進步,老師也要跟著提高,可是對農村學校來説,這樣的機會並不多。李老師説,他自己訂閱了美術報和別的美術雜誌,從中了解美育資訊,從別的美術教師身上汲取營養,不斷充實自己。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