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怎麼辦?
針對普通民眾對藝術類展覽的疑問與意見,記者也採訪了一些業內人士。他們對今後美術館與博物館在如何更好地發揮社會教育功能這個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中國美術館策展人、藝術批評家王萌認為,“就全國美術館的總體現狀而言,目前需要在藝術史敘事和當下社會的雙重視域中,形成更有每個館獨具特色的關聯方式,形成有影響力的實力基礎。美術館目前主要問題是,要吸引年輕人(包括大學生以及社會上的青年人群)到美術館參觀,而展館中反應這代人時代思考的內容不夠。而要做到這點,最重要的是展覽內容要足夠吸引人,同時在公共傳播上形成覆蓋,當然後者需要資金。我的理解是,其實除了具體的講座和展廳導覽外,更加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把美術資源通過美術館的遴選和吸納,以展覽的方式用‘實物’來進行關於美術價值的公共傳播。因此,美術館的學術寬度和遴選、傳播的過程更加重要,其實也就是美術館如何研究美術動態、線索、發展,將其‘公共化’,這恐怕是美術館所謂‘美育’的核心問題和當下亟需面對的課題。”
成都當代美術館副館長藍慶偉提出,“首先,美術館的公共教育要有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是一種普及教育,有了普及教育才會有共同的認同;但基礎教育的基礎是美術館的收藏,收藏不成體系造成的結果是展覽的‘點’教育,也就是根據展覽展開的公共教育,這種活動不具系統性和知識性,而是偶然性。其次,公共教育的前置條件是半年以上的公眾調查,不然永遠都是官本位的公共教育。再次,建議能將公共教育納入全國美術館的評價體系,與觀眾參觀量一起形成評價展館的關鍵因素。另外,就是美術館要根據自身情況指定方案,不要相互攀比與追求一致。尤其是零收藏的美術館和少有藏品美術館更不能跟風與比拼,思考的應該是在沒有藏品的基礎上該做什麼、該怎麼做。”
浙江美術館教育推廣部副主任李雯分享了一些經驗:“現在浙江美術館的公共教育主要有兩塊內容,一是配合展覽的活動,二是獨立於展覽之外的活動。配合展覽開展的活動在展覽前與展覽中都有側重,以敦煌藝術展為例,展覽開始前,我們就去了幾所與我們流動美術館項目有合作的小學和幼兒園,分別以敦煌壁畫藝術中的小動物、樂器、泥塑為主題帶去了體驗工作坊,並提供講述九色鹿故事的劇本讓小朋友排演舞臺劇等;展覽中,除了舉辦10余次講座、親子活動等專場項目,開發網路實時連線敦煌、掃描二維碼獲取語音導覽和3D敦煌實景外,我們也會在公共區域設置一些互動的環節,比如讓觀眾體驗拓片與印章,還有現場發放問題小卡片,讓大家去尋找某一個飛天的形象在哪一個洞窟裏,答對了可以參加抽獎等等。
而獨立於展覽之外,目前我們已擁有從多角度切入的7大品牌公共教育項目,幾乎貫穿全年的雙休日,讓觀眾在看展之餘,還能在美術館欣賞藝術電影、音樂會、實驗話劇,與非遺傳承人和先鋒設計師面對面交流,極大豐富了觀眾的觀展體驗。宣傳方面,除廣泛與媒體合作外,浙江美術館也會在微網志和豆瓣網上發佈活動預告,活動是限額的,全部免費,但需要觀眾提前預約,非常受歡迎。此外我們發現在地鐵上做宣傳效果特別明顯,觀展人數有大幅增加。
由於人員少工作量大,浙江美術館也非常注重發揮專業志願者的作用,目前我們擁有志願者近300人,他們給我們的公共教育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志願者們幫忙出點子、協助開展活動,甚至可以擔任品牌項目的實習策劃以及幫助參展藝術家現場製作藝術作品。我們也非常尊重志願者的付出,比如網路組的志願者幫忙蒐集國內外的藝術資訊,在發微網志時我們會註明由哪位志願者采寫,他們很樂意幫忙,比只是讓志願者貼個標簽、做引導之類的單一活動有意義得多。”
總而言之,美術館、博物館等藝術機構首先需要在展覽內容上下功夫,真正從內容上來吸引觀眾;其次,要加大宣傳力度,尤其是要重視新媒體的傳播輻射功能;此外,展館的互動形式要多樣化,在資金許可的條件下,能推出除了學術講座之外的活動,吸引民眾的參與熱情,並且能與學校的美術教育形成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