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文物維修理念方面,中國一直採用保持文物原狀、修舊如舊的觀點。對於文物修復,在認識上存在一個問題,即修後的文物是否還是以前的那個文物?舉例來説,故宮太和殿廣場是磚鋪地面,3.8萬平方米廣場用磚幾十萬塊,每壞一塊是否要替換新的?現實的情況是,如果有一塊磚損壞凹陷而不替換的話,周圍的磚由於相較突出,也會容易損壞。那麼如果每壞一塊就替換一塊,總有一天,太和殿廣場所有的磚都會被替換一遍,那個時候這個廣場還是太和殿廣場嗎?或者説,當開始替換第一塊磚的時候,這個太和殿廣場是否還是歷史遺跡?
為了回答這個“維修文物認識論”問題,我們首先要研究一個古老的思想實驗案例。
特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最早出自普魯塔克的記載,是最為古老的思想實驗之一。它描述一隻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而不沉沒的船,因為有人不斷維修和替換部件。只要有一塊木板腐爛了,立馬就會被替換成新的,直到所有的部件都被替換一遍又一遍。那麼,這只船還是以前的特修斯之船嗎?如果不是,那麼它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是的?托馬斯·霍布斯後來對此問題進行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來的老部件來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麼兩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對於哲學家來説,特修斯之船案例是用來研究身份的本質,特別是討論一個物體是否僅僅等於其組成部件之和。這個問題可以擴展到各個領域。對於國家,政權不斷更疊、國民代代相傳但延續同一個國名。對於個人,人體不間斷地進行著新陳代謝和自我修復。對於文物,不斷修復和替換毀壞部分後是否還是歷史文物。這個思想實驗的目的在於讓人反思身份是否僅僅局限在實際物體和現象中。
筆者認為,解決特修斯之船身份認知的關鍵在於兩點:結構性和時空延續性。
結構性是指船的各種木板和零件組合成船的結構。這種結構范型,即是其獨特之處,也是其身份的所在。因為每一次的更換,都是依照以前就已經存在的范型進行。船體每次換上的木板和零件,只要與被替換下的部分在原材料、外形、功能上一樣,那麼我們可以認為零件的變化是無差別的。物理學上有一個“全同原理”,是指同類粒子在本質上是不可分的。如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離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如果其中的一個氧原子被別的氧原子替換了,水分子的結構和性質依然沒有改變。“全同原理”可以借鑒到宏觀世界中,它給我們的啟示是,結構性是人類認識事物、把握事物概念的主要方式。所以,當替換的部件所用原材料、外形、功能與原件一樣時,而且替換後沒有改變船體的結構范型,我們可以認為特修斯之船沒有改變。當然,對於文物修復來説,除了強調原材料、外形、功能與原件一樣,還強調原工藝,即製作、加工方法要和以前一樣,不能因為現在工藝水準較之以往有所進步,而改變了文物的製作、加工方法。
時空延續性是指特修斯之船的時間是延續的,空間是連續的。在我們現在所認識的三維宏觀世界中,任一物在唯一的時間,只能存在於唯一空間,即任何一物在一個確定時間不可能出現在不同的空間中。對於特修斯之船,其時間是延續的,所處空間必須隨著時間的延續才能改變。即使用特修斯之船上所替換下來的原部件,重新組建一艘船,由於它沒有時間的延續性,而且同一時刻處在另外一個空間,所以它依然不是特修斯之船。就如同我們經常説,故宮只有一個。我們知道,某些影視城中由於拍攝的需要,也建造了一個相似故宮的建築,但它卻不是故宮。即使它使用原材料、原工藝建造得與故宮一模一樣,因為它不具有時空延續性,我們也不會認為它是故宮。我們所認識的故宮,應該是空間上處在北京城中軸線之上,時間上從1420年建成後延續至今的古建築群。
物質的本質是運動,物質的運動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文物物理學性質上的變化,也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但是在人類認識上,從結構性和時空延續性這兩點來認識故宮太和殿廣場磚鋪地面的維修,廣場結構性沒有改變,空間位置沒有改變,時間上是延續的,並且採用原材料、原工藝進行維修。我們可以認為,這個磚鋪廣場依然是歷史上的太和殿廣場。這樣的觀點,或許可以運用到所有博物館的文物維修理念中,如故宮古建的修復中替換構件,書畫修復的補筆、補畫等。《五牛圖》是皇家舊藏,後被八國聯軍掠走,輾轉販賣到了香港。我國購回後撥交給故宮博物院保藏。當時此圖已經部分漫漶不清。故宮博物院孫承枝等人對其進行了修復,使其重新煥發青春。
雖然我們在理念上,闡釋了故宮博物院古建築和文物藏品維修理念,其實具體的文物維修工作是非常複雜、精密、艱苦的科學工作。文物保管和維修,較之於特修斯之船來説,要求更為嚴格。博物館人傾注心血,聯合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精心呵護文物,就是為了維護人類文化之海上的永不沉沒的特修斯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