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方敏兒:不做策展人,我一定去做藝術教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8-06 09:30:53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為未來策展為青年策展 

如果説“英雄本色”展體現了方敏兒策展理念中對“身份”的關懷,那麼同檔期開幕的“我有問題嗎?”則提供了她策展中的另一條線索——為未來策展。

“我的展覽都是希望為未來而做的,而不只是純粹講顏色或者是純粹講美術史,我不是這種人,我喜歡為當代藝術的未來找一個方向。”方敏兒説。

2011年在今日美術館開展的“XXX——下一個十年的當代藝術”是最具代表性的展覽。

“下一個十年的當代藝術一定是百花齊放的。”“XXX”展覽裏,既展出了油畫、雕塑,又有攝影、多媒體。令方敏兒頗感得意的是她對油畫的“特殊處理”,在近千平左右的2號展廳裏,她有意把20多件油畫作品滿滿噹噹得“擠”在了一面墻上。“不是一張隔五米再挂第二張,不需要,就要全部擠擠的,因為未來是很多藝術家都有自己的市場,但是要凸顯出幾個來很難。”

這種視覺效果,在她看來,剛好是未來油畫在當代藝術中處境的比喻。儘管架上現在還是藝術市場的寵兒,但因為其本身二維的表現力局限,其主流地位必然會旁落。

《XXX——下一個十年的當代藝術》展油畫區

青年是未來的主人。為未來策展的另一個重要內涵是關注青年藝術家。“我有問題嗎?”展展出的就是7位82後青年藝術家的作品。

不同於一般長者對青年藝術家擺出諄諄訓教的姿態,方敏兒和青年藝術家的關係更像朋友。“我有問題嗎”的參展藝術家呂東源告訴記者,在做展覽前,方敏兒還問他對展覽題目的看法。“‘我’是加雙引號,著重強調好,還是不加雙引號。……我們在布展期間會討論各種有的沒的,敏兒姐沒有架子,會用舒服的方式給你提她對你作品的看法。”

給青年藝術家“指點江山”的時候,方敏兒有一個原則——不替藝術家拿主意。“我見過一些既做藝術家又做策展人的策展人,他們策展時會很主觀,直接説‘按我説的改!這改怎麼怎麼改,那該怎麼怎麼改……’這忽略了藝術家的感受。”

“我也會提意見,但是一般是藝術家告訴我3個方案,我會跟他講我更喜歡哪一個,為什麼,而不是在這3個之外,再告訴他用第4個、第5個我提供的方案。”

方敏兒做過藝術家,知道藝術家的感受。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