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大學藝術教育如何學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22 11:10:07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成功的藝術家大多在藝術的表達和思想的詮釋上具備了較好的綜合能力——所謂“學”與“術”兼備。時常見到藝術家不理會藝術批評家的理論,認為他們不懂藝術;而藝術批評家也常常指責藝術家沒有文化素養,認為他們説不明白作品。其實兩者是相互依存之關係,也是藝術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大學教學時,常常會被學生問起:藝術圈為何常言“人人都是藝術家”,藝術的標準是什麼,藝術家還有必要存在嗎,學校還需培養那麼多藝術人才嗎,所謂學術又在哪?大學藝術教育對“學術”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只是冠冕堂皇的説説而已,有的只注重“學”,更多的只注重“術”。應該説藝術院校學生的畢業作品包含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也就是通常意義的“學術”。

成功的藝術家大多在藝術的表達和思想的詮釋上具備了較好的綜合能力——所謂“學”與“術”兼備。時常見到藝術家不理會藝術批評家的理論,認為他們不懂藝術;而藝術批評家也常常指責藝術家沒有文化素養,認為他們説不明白作品。其實兩者是相互依存之關係,也是藝術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是藝術家關注的是實踐部分,藝術批評家關注的是理論部分。雙方時常沒有達成相互彌補學習的和諧關係。

“作品如其人,言之必有物”。這些中國傳統經典話語依然可以解釋今天我們所遇到的問題。我無法相信一個修養不高、甚至品行不端的人,他的藝術作品能打動誰;也無法相信一個高談闊論者且毫無與實踐相聯繫的所謂理論。藝術實踐需要理論的提升,而理論更需要落地才能生根。

如果理論是“學”,實踐是“術”。那麼,“學”與“術”為何不能兼備。

大學藝術教育多年存在實踐與理論分離現象。其中,教藝術實踐的老師注重技術,教藝術理論的老師只講史論。這種現狀是由原來的教學培養模式所決定的,也是囿于中國傳統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學術”分離觀念——學是學,術是術,“學術”分家並且産生等次關係。

確實,把學問做到家不容易,把技術做絕也很難。兩者兼備就難上加難。

如何打破這種僵局?這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學”與“術”的相互關係,需要對藝術具備更廣泛的理解與能力。我想,大學藝術教育的探索是解決這一現狀的關鍵。

藝術實踐者應該更明白指導個人實踐的理念及意義是什麼,具備怎樣的不可替代的創造價值,以及這些理念是否通過實踐被有效的傳達出。理論閱讀、思考交流、寫作能力是學藝術實踐者必須加強的。一件好的藝術作品,如果作者都表述不清,那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但是,藝術實踐者常常會發生 “心是口非”的尷尬。當然,藝術理論者也應多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對藝術不同表達特質和意義的敏銳觀察度。如此,理論才能言之有物、切中實際,從而避免常見的陳詞濫調,或者故作高深濫用專業術語,或者生套哲學詞彙,撰寫出與藝術作品毫無相關的文章。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