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從研究生擴招看大學 的“規模化”辦學思維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23 10:09:58 | 文章來源: 北青網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中心剛剛完成的“中國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專業評價”課題顯示,目前我國有30多所高校每年研究生的招生計劃和在校生規模都在不斷擴大,部分已超過本科生。調查顯示,2009年至2011年,碩士生的就業率連續三年低於本科生,可研究生招生規模還是在持續擴大。

研究生規模超過本科生,這是不少大學在提出“創建研究型大學”時就提出的目標,而近年來,一些高校也以此來證明本校已建成研究型大學。這種完全按照數據指標辦學的方式,讓我國大學陷入“規模化”辦學思維,難以自拔。

從世界一流大學看,研究生規模基本上都超過本科生。比如哈佛大學,本科學生6000多名,全校學生達18000人;麻省理工學院,本科生4000多人,全校在校生萬餘人。國內很多高校領導由此認為,要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就要大幅提高研究生的規模。

世界一流大學的研究生規模以及本研比,是通過長期辦學逐漸形成的,而我國的研究生規模和本研比則是迎合功利辦學目標與需求,刻意打造出來的。具體表現在三方面。其一,擴招研究生,並沒有考慮辦學條件,不少學校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結果是師資嚴重缺乏,有的導師同時要帶上百名研究生,導師制形同虛設。而在國外大學,一名導師同時帶六七名學生已屬不易。

其二,把研究生作為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蓄水池”。面對大學生就業難,加之社會對高學歷的需求,很多用人單位招聘、晉陞人才,提出越來越高的學歷要求——擴大研究生規模,顯然不愁生源。

其三,大學的招生、學科設置、專業設置,主要取決於主管部門的意見和學校領導的考慮,教授很少有發言權。近年來,不少大學教授對同時帶幾十名學生頗有抱怨,但不按學校規定接受,就面臨飯碗的問題。

總之,在行政領導眼裏,擴大研究生規模,可“一石三鳥”:一、讓學校的辦學數據好看,本研比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靠攏;二、緩解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延緩學生就業;三、滿足社會的高學歷需求。這已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主流思維。

這種辦學思維,結果可以預料,大學的規模急劇膨脹,可辦學品質卻有所下降,而且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造成事實上的教育浪費和人才浪費。輿論也呼籲大學要轉變這種思維,但我國辦學者似乎不考慮這些,原因是學校根本不愁生源。一方面,社會存在旺盛的學歷需求;另一方面,研究生招收和本科招生一樣,實行計劃方式,考生在報考過程中,只能獲得一張錄取通知書,沒有多大選擇權。

這也是我國大學與國外大學的根本不同。國外大學的研究生招生和本科一樣,實行自由申請入學,學生和學校雙向選擇,在這種機制下,如果一所學校沒有特色、品質不高,考生就不可能選擇。另外,國外大學的學位,是大學自主授予,沒有國家承認一説,社會不會把研究生學歷,就稱為高學歷。而人才是否得到認可,不是看文憑而是看能力。在這樣的招生和學位授予制度下,大學面臨嚴重競爭,時刻感受到壓力的存在。學校的招生規模,不是校領導想達到就能達到的,不但要考慮受教育者的選擇,還要考慮維持學校的教育品質和聲譽。對比世界一流大學,大家可以發現,其總體辦學規模,都要遠遠小于我國內地的名校。而為了維護學校聲譽,防止校領導的“冒進”,大學還建立起防止行政權干預教育權和學術權的機制,像招生、學位授予等事務,都由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進行管理,在這種決策機制下,就是校領導想擴大規模,但如果教授委員會不同意,也就不可能得以執行。

由此可見,在高等教育市場競爭、受教育者充分選擇、學校自主授予學位的辦學環境中,學校的“規模化”辦學思維,是很難有市場的。只有建立起高等教育的市場競爭機制,賦予受教育者選擇教育、學校的權利,打破國家承認學歷體系,同時在大學內部建立教育和學術管理機制,我國的高等教育才能擺脫隨心所欲、想擴大規模就擴大規模的局面。面對受教育者的多種選擇,大學必須改變原有辦學思維,重視教育品質、學校內涵,而不會再一味追求規模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