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教育部長:異地高考方案最多10個月公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06 08:56:10 | 文章來源: 京華時報

 

列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開幕會的教育部長袁貴仁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異地高考改革方案將在10個月內出臺,現在已經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此前,山東省已在全國率先突破高考戶籍限制,從2014年起將允許非戶籍考生在山東參加高考。對此袁貴仁表示,教育部醞釀中的異地高考改革方案與山東出臺的政策“思路上一致”。從去年1月起,教育部就在各省市展開方案調研、對接和徵求意見的工作,現在已經到了最後一個時期,很快就會出臺。

袁貴仁説:“我們鼓勵各省市結合實際,儘快推出異地高考方案,有些省市確實存在難度的,教育部將具體協調。同時,異地高考也不意味著完全放開,而是存在‘條件準入’:一方面要考慮城市的承載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長滿足在當地工作等條件。”

談及方案公佈時間表時,袁貴仁爽快地表示:用不了10個月。

當天接受採訪時,袁貴仁也正面回應了現在越來越多學生放棄高考、高中畢業就到國外求學的現象。袁貴仁説,這種情況確實在增多,原因之一是現在開放力度越來越大,更多中國家庭有能力送孩子到國外學習。他補充説,“我相信大家最終會選擇中國的高等教育”。(鐘欣)

改革歷程

2011年3月10日教育部長袁貴仁在兩會上首次表態正在調研“隨遷子女”異地高考方案。

2011年7月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袁振國在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了解決思路: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已經在城市完成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學習,那麼他們就有權利在所在城市參加高考。

2011年8月溫家寶總理表示:“要逐步健全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公共財政保障機制,由輸入地政府負責;抓緊研究制訂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輸入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

2011年10月24日張千帆等15位法律教育學者曾聯署致信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再次呼籲“廢除高考戶籍限制”。

2011年10月29日隨遷子女家長髮布《異地高考“民間方案”》,建議各省區市以學籍取代戶籍作為高考報名依據,允許非戶籍居民子女在經常居住地參加高考。

2012年2月教育部在2012年工作重點中表示,今年將著手制定隨遷子女升學考試辦法。

典型案例1

回鄉水土不服成績一落千丈

今年年初,北京100多名家長來到教育部信訪辦,遞交了他們收集的數萬個全國家長簽名,希望教育部能早日促進異地高考,放開高考的戶籍限制。這一年多來,每個月他們都要自發來到教育部和各地的教委,詢問該項工作的進展。

來自房山的何女士是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現場就抹了眼淚。她來自四川廣元,17年前在北京生了兒子,兒子從小就在良鄉生活上學。可是到了中考的時候,因為意識到無法在北京高考。何女士只能辭職陪兒子回到廣元,可是廣元對於她的孩子是一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圈子,甚至連老師上課都經常用當地的方言。這一切徹底讓孩子失去了信心,不僅因為水土不服,母子倆都大病一場,而且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半年後,無奈的何女士只能帶著兒子回到北京,“初中畢業的時候在良鄉二中屬於上游,而如今轉到了普通中學,成績已經跌落至倒數第二”。面對這樣的成績,孩子已經逐漸喪失了高考的信心,這讓何女士非常痛心:“我的孩子就是北京生北京長,可就是因為這個政策,要和高考無緣嗎?”

典型案例2

從小“不一樣”心理影響更大

老家山東的小劉今年讀初三,這個學期開始,她周圍已經有五六個外地戶籍的同學陸續轉學回老家,而原因全部是無法在北京高考。其中有一個是她從小最好的姐妹,不僅是他們的班長,而且每個月的月考都是第一名。

小劉相對幸運的是,由於家境不錯,被轉入了北京一國際實驗班,估計今後將通過出國避開高考。但是她最近每晚都會做夢,夢到那些離開她的朋友,夢到她們分開時無奈的眼神。據她了解,很多轉學回老家的同學,都説念完初三就不再讀書了。

她父親最擔心的是因此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影響。“從小,她們就會意識到自己和其他北京孩子是不同的,小時候有不同形式的贊助費,現在老師又總會催她們儘早考慮以後的發展,慢慢就會有自卑心理。”他已經發現自己的女兒因為這一次的變故,開始變得沉悶。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