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公立美術館:在困境中勃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25 11:41:52 | 文章來源: 《東方藝術·大家》

中國美術館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在中國,“美術館”是個“泊來之詞”,目前美術館事業在我國的發展正逐漸從理論層面走向實踐層面。美術館在中國的最早出現是由中國早期現代化先驅、晚清著名的實業家張謇于1905年在江蘇創辦的南通博物苑開始的,這也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美術館雛形,至今已有逾百年的歷史了。目前我國公立美術館在其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現實的問題和困境,按常理而言,美術館是指具有收藏、研究、展示、交流功能,以及面向公眾的非營利性國家機構,並且以上條件是對一個國家級美術大館最基本的組成要素。但是現實情況卻恰恰相反,由於體制的限制和目前相關法律的缺失,從國家美術館到地方美術館,其發展都面臨不小的困境。

首先,公立美術館要面對的第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就是基本運作經費的嚴重不足,這已經成為目前制約公立美術館發展的首要問題。國家級美術館每年雖然都會有來自中央財政的固定撥款作為其運作經費,但都是專款專用,而且許多基本開支項目的撥款數額經年不變,並未根據目前社會發展和物價上漲等因素與時俱進,以廣東美術館為例:保安經費每年都是40萬元,研究、展覽、出版經費則每年都是150萬元。而作為美術館工作重點的研究、展覽、出版而言確實經費太少,無法滿足當下美術館的正常發展和運營。所以,我們常常會發現公立美術館經常會為了某個展覽、出版項目而多方籌措資金,去設法彌補展覽出版經費的不足。另外,自2006年以來,當代藝術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呈現井噴的態勢,很多作品動輒百萬,甚至千萬級,對於這些“天價”的當代藝術作品,僅僅依靠財政下撥的款項是遠遠無法滿足的,而一個美術館的級別是否夠“重量”,其藏品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所以如何能夠把精品佳作留在美術館,使美術館能夠有高品質的藝術作品是十分必要而且必須的。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最終還是落在了美術館運營經費是否充足的問題上。

其次,美術館在我國尚屬成長型的行業,很多方面都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並無現成的模式以供參考,而且美術館事業屬於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美術館在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又十分匱乏,尤其是高水準的美術館人才尤其緊缺,因為不僅需要從業者有深厚而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二者缺一不可。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在目前公立美術館在編人員中專業人員和行政人員的比例失衡,學歷偏低的問題很普遍。碩士以上的專業人才雖然近年來已有很大比例的提高,但仍然是稀缺資源。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多向國外同行取經,鼓勵員工在完成工作之餘,從事專業理論研究,及專業創作,鼓勵員工參加繼續教育及專業培訓,並組織相關人員外出去兄弟機構學習取經。當前,隨著深化文化事業單位機制改革的全面展開,推行先進的崗位管理和人員聘用制度,建立績效目標考核及競爭機制,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努力實現機構人員的最佳配置。尤其是在用人機制上,要把合適的人選安排在正確的位置,以最大限度的發揮人才的優勢。

再次,雖然目前國家已經對文化事業進行減免稅等政策上的改革,但機制基礎的缺乏以及相關從業人員對政策理解的不同,導致執行情況並不樂觀。例如,美術館要想獲得資金上的贊助用以彌補美術館的運作經費不足問題,就不可避免的要採用其他的方式,比如以較高的價格為汽車發佈會、服裝發佈會、品牌活動等提供場所。而同時又要在學術判斷上儘量做到不受商業活動的影響,這給相關從業人員帶來很大的挑戰。資本介入美術館,是一把雙刃劍,但不可否認的是與商業緊密合作將是未來國家公立美術館發展的趨勢所在。在西方,贊助人將本應交給國家的資金(稅費),轉贈于美術館,而他們本人也能間接地獲得榮譽,從而形成了良性迴圈的良好態勢。近年來隨著我國政府不斷加大對文化事業的扶持力度,並成立了專項收藏資金,為美術館收藏藝術珍品奠定了良好基礎,而一些收藏家、藝術家們出自社會使命感和把藝術奉獻大眾的信念,向中國美術館等國家大館進行無私的捐獻,為中國的美術館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最後,我們的公立美術館應該參照國外同行的成功經驗,加強館內志願者梯隊的建設。這樣不僅既可以有效的節約人力成本,並可以加強與美術館所在社區的聯繫,其次,設立專業的董事會制度,加強從商業機構籌集資金的能力,歐美很多大美術館目前在招聘館長及策展人時往往會考慮其是否曾經有過成功的商業背景。總之,美術館事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需要業內同行、社會和政府共同的努力。隨著我國目前經濟的快速發展,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的美術館事業將會走上高速,專業化的良性發展道路。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