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批評
藝術批評所注意的直接對像是個別的、現實存在的藝術作品,藝術理論所研究的直接對像是藝術的一般規律和原則;藝術批評的對象主要是批評家同時代的藝術作品,藝術理論的對象主要是過去的藝術作品,是藝術遺産;藝術批評偏重於評價,藝術理論偏重於認識;藝術批評往往具有主觀論辯色彩,藝術理論則是冷靜的、客觀的研究。
藝術批評作為一門學科,形成于18世紀的歐洲。當時,文字印刷和新聞業得到比較廣泛的發展,這是藝術批評産生的物質基礎。藝術批評是對個別的、現實存在的藝術作品及其作者的評價,是一種“判斷的”批評。它側重於現在時,而不是過去時,是對批評家同時代的藝術作品的批評;它偏重於評價,旨在確定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具有強烈的論辯色彩。
藝術批評和藝術理論有密切聯繫,但是又有明顯區別。藝術批評所注意的直接對像是個別的、現實存在的藝術作品,藝術理論所研究的直接對像是藝術的一般規律和原則;藝術批評的對象主要是批評家同時代的藝術作品,藝術理論的對象主要是過去的藝術作品,是藝術遺産;藝術批評偏重於評價,藝術理論偏重於認識;藝術批評往往具有主觀論辯色彩,藝術理論則是冷靜的、客觀的研究。
我國的藝術批評研究還很薄弱。例如,從橫向看,與中國文學批評史的研究相比,中國藝術批評史的研究大大落後。上個世紀20年代,我國就出版了《中國文學批評史》(陳中凡,1927),1934年郭紹虞出版同名著作。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文學批評史的研究隊伍是中西學養兼備的學者,朱自清、方宗岳、羅根澤、朱東潤、黎錦頤等。除單卷本的《中國文學批評史》外,我國還出版了多卷本的《中國文學批評史》,如王運熙、顧易生主編的七卷本《中國文學批評通史》。
然而,我國所有的文學批評史著作實際上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它們把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混為一談,成為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混合史。例如,這些文學批評史著作認為,我國最早的文學批評思想資料是周代擬定的。《詩經》是周詩,其中不少東西周之際的詩篇中表述了作者的創作意旨和對詩歌作用的認識。這裡説的仍然是文學理論。
美國學者韋勒克、沃倫在《文學理論》第四章中主張“對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文學史三者加以區別”,並稱:“似乎最好還是將‘文學理論’看成是對文學的原理、文學的範疇和判斷標準等類問題的研究”,而文學批評則是對“具體的文學藝術作品的研究”。與這種觀點不同,王運熙、顧易生主編的七卷本《中國文學批評通史》認為,所謂文學批評,“包括文學觀念、理論、具體的文學批評、鑒賞以及其他有關文學理論批評的思想資料。其所以統稱為‘文學批評’,是根據約定俗成以求簡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