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周星:藝術學自立門戶的得失與未來發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07 10:04:50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報

藝術學自立門戶,一時引發學界“地震”。雖其現有格局未獲全部認同,學界的聲音也意猶未盡;但無論如何,藝術門類已經建立,其意義難以低估,今後按照藝術規律進行學科建設、促進藝術學理的深度構建,都具有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在藝術學科學理之辯的背後,實際上早已隱含了學科建設的長遠之計,如今它更是邁向了全新的起跑線……

周星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傳媒學院教授、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國務院藝術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專業藝術學科教指委副主任、戲劇影視廣播委員會主任,全國藝術學會(籌)副會長,中國高教美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高校藝委會副主任。

2011年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將藝術學科獨立為“藝術學門類”的決議,原屬“文學門類”的藝術學科告別和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並列為一級學科的歷史,成為新的第13個學科門類。

藝術門類建立的歷史淵源

藝術學門類的建立是幾代藝術學科人堅持努力的結果

藝術一直是文學門類中的一個分支,無奈“安分守己”幾十年後終於得以分門別類而“獨立成人”,這無疑是和藝術自身的發展壯大、藝術文化地位的不斷提高,和社會對藝術精神價值的更多認可息息相關。藝術學門類建立是藝術學科2011年最為值得關注的大事,因為這一舉措牽一髮而動全身,從此藝術將以獨立身份開始自身的強身健體和布兵排陣的一系列工作。要強調這一事件,就不能不將視野放大到社會歷史背景中來逡巡——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藝術文化建設成為衡量國家平衡發展的重要因素,從而愈加受到重視。2011年初,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過了將藝術學科從原隸屬的文學門類中的一級學科升格為獨立的“藝術門類”的提議,下設5個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從2011年起,佔據全國招生人數超過5%人數的藝術專業學生,將迎來全新的“藝術學學士”;自2012年起,研究生將按照“藝術學碩士”、“藝術學博士”等藝術門類學位招生;2012年藝術學門類下的藝術各類型學生也將按照藝術的課程培養計劃實施教育。按照慣例,編號為第13門類的藝術學成為最新的發展學科門類。在2011年5月開始的一級學科大調整中,藝術學科成為最大動態規模的調整門類,也向學術、教育界證明藝術學的重要地位。

藝術學成為學科門類自然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回顧歷史,藝術學門類的建立是幾代藝術學科人堅持努力的結果。上世紀90年代,藝術學成為門類的呼聲逐漸強烈,但升格為獨立門類卻歷經曲折。筆者在21世紀初開始擔任第五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成員,已經看到此前學科組為了“升門”所做的不少努力,尤其是藝術學老專家們為此遞交的多個申請文件,充滿了情真意切和理性交織的動人理由,但囿於時事和人們的認識局限,這一倡導一直沒有得以實現。2008年,筆者再次擔任第六屆評議組成員,感受到“升門”的呼聲漸漸高升,更大規模的專家隊伍開始緊鑼密鼓參與新的論證。2010年,通過包括成立專門隊伍不斷修訂論證等持續的爭取,才使事情出現了新的轉機。在藝術同仁特別是于潤洋等為代表的老先生們的不懈努力下,藝術門類終於成就正果。

門類建立後的得失分析

門類確立對藝術學科發展意義重大,但現有格局未必被全部認同,難免産生矛盾

藝術學門類塵埃落定,我們才可以回過頭來思考得失。必須承認,藝術門類確立對於藝術學科發展意義重大無可置疑,引起藝術教育界不斷研究也是必然之事。但如此構造的一級學科現有格局未必被全部認同,主要原因在於藝術門類之間差異較大。比如音樂和舞蹈有顯然的差別,影視和戲劇在表現形態上也差異大於歸同,為了學科獨立的大歸類而聚合的格局雖然合理,但一旦有了差異的劃分就難免産生矛盾。比如當美術和設計分立為不同的一級學科時,相應的音樂與舞蹈、戲劇戲曲與影視廣播的分立要求立刻顯現。還有如何考量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與其他4個一級學科中的理論研究構成,諸如音樂理論、美術理論之間的歸屬也意見不一。有的學者主張每一個一級學科都應自有相關的學科史論,而有的則認為既然已經有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就應該將理論研究歸併其中。此外,藝術門類確立後,牽扯一般學科建設都按一級學科來評價、設定共同課程、決定學科規劃,由於先天的設定“拉郎配”,按照學科規律評判就需要智慧。2010年前已成為一級學科授權點、2011年成批通過成為藝術學一級學科的授權點,就遭遇如何和門類銜接的問題:是簡單成為全門類授權點還是瓜分到相近一級學科,還是重新認定其學科歸屬?目前國務院學位辦發佈了學科門類建立後藝術5個一級學科和原先學科對應調整的政策。要求博士點一級學科應具有4到6個特色鮮明、相對穩定的學科方向,對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具有較大作用。同時規定確立一級學科博士點的最低要求是學科教授有8人,而所統計人員應為人事關係隸屬本單位的在編人員。有博士學位人員數10人。學科5年內實際獲得並計入本單位財務賬目的科研經費合計300萬,5年內實際獲得並計入本單位財務賬目的來源於國家及國務院各部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防、地方政府等的縱向科研項目經費合計100萬。同時要求一級學科5年內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數2個,5年內授予博士學位5人或碩士學位10人等等。這樣的條件理論上規範了新的一級學科的起點條件,也限制了一些不足條件的學科入門難度。問題在於,剛剛在2010年確定、2011年頒布的原120多個藝術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近20個一級學科藝術學博士點,與此前老的一級學科博士碩士點,都混雜在一起又要遭遇認證和對應歸屬,無論上不上還是上多少都是棘手的難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