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高考改革“破冰之舉”:部分科目實行一年多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01 09:15:54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3月19日,俗稱“小高考”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英語聽力、資訊技術和通用技術三項考試進行。每個考生都有兩次考試機會,以最好成績計入高考成績。圖為諸暨市天馬學校考點考生在進行英語聽力考試。

編者按

3月18日、3月25日,《文教週刊》連續推出高考改革系列報道,深入探討了春季高考為何“叫好”不“叫座”、為高考“減負”難在哪、“高職單獨招生”將有什麼樣的前景、“新高考”能否“換湯”又“換藥”等社會廣泛關注的高考話題,引起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不少讀者反映,在《教育規劃綱要》落實之年研究探討高考改革,回應社會各界的關切,有很強的現實性、權威性和可讀性。

本版今天推出高考改革的另一熱點話題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研究探討高考怎樣改變“一錘定音”的狀況,預期改革成果和未來發展方向,分析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阻力,以期引起社會各界對高考改革的理解和支援。

《教育規劃綱要》指出,“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旨在克服“一考定終身”的弊端,實行政府宏觀管理、專業機構組織實施、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可以多次選擇的機制,使高考不再“一錘定音”。

未來十年,統一高考為主的格局不會改變,但將會在考試形式、考試內容、錄取方式等方面穩妥改革。其實,浙江、天津等省市已就英語聽力等科目試水“一年多次考試”,但對大多數地區來説,這一政策的具體落實還在萌芽之中。無論如何,“一年多次考試”對完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打破“一考定終身”困局,都是一次重要而寶貴的探索。

嘗試摸著石頭過河

“去年9月參加過一次英語聽力考試,沒有預想的那麼緊張。因為有兩次機會,又是平時考,心情放鬆不少。”3月19日,浙江省麗水市的高三學生李強迎來第二次高考英語聽力考試,兩次考試中,他可以取一次最滿意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而這個成績,在兩年內都有效。

恢復高考30多年來,我國的高校招生制度適應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進行著改革,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在高考形式方面,“一年多次考試”也進行了多次試驗:在上海、安徽等四個省區市進行秋季和春季的兩次高考改革試點;在廣西進行本、專科分開考試的試驗……但因為種種原因,春季高考並不成功。這種複製夏季高考的綜合性考試似乎走到了盡頭,但增加考試次數的新方案仍被不斷提起,畢竟,對於考生而言,多一次考試就意味著多一次機會。目前,“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應運而生,浙江、天津等地的試驗初獲成功。

北京出臺高考加分政策

高中取消文理分科高考改革如何跟進?

2009年,浙江省開始實行新課改高考方案,英語聽力測試、技術考試每年提供兩次考試機會,由學生自主決定參加考試時間和次數,考試報名對象也不僅僅限于當年高考的學生。

同樣是3月19日,天津市高考英語聽力考試如期進行。考試由A、B兩套試卷組成,兩套試卷的分值、題型、題量相同。試卷A考試結束後,考生在座位上休息片刻,繼續參加試卷B的考試。最終,兩套試卷將會被分別記分,考生可選取最高分作為最終成績。

“改革弱化了一次考試偶然性的作用,同時避免因設備和環境等出問題,給考生造成難以彌補的影響。”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三中校長阮志康説:“浙江兩年改革實行下來,學生的考試心理壓力有所減輕,而且在平時就完成聽力和技術考試,也分解了學生在高考前集中復習的壓力。”

“一張考卷定終身,分數面前人人平等,我國高考這種看起來公平競爭的做法,對於有些學生並不公平。”有專家指出,一個人的學識決非一場考試所能檢驗出來。高考這種決定命運的大考,一年只有一次,學生的壓力會增大,有些學生會因此不能發揮正常水準,造成終身遺憾。如果一年多次考試,學生壓力就會減少,從而考出真實水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世紀以來,世界各國普遍實行水準性統一考試。分析教育較發達國家的高考制度,有著比較鮮明的共同點:一是實行一年多次考試,一次考試的成績至少在兩年內有效;二是評價標準為綜合指標而非單一指標;三是學生、學校均有很大的自主選擇權。例如,以色列規定考生的一次考試成績在五年內都有效。

探索走社會化之路

“我擔心評判標準的公平性。”談到一年多次考試,北京朝陽外國語學校高三四班的學生陸星宇儘管有些期待,但也感到擔心:“要是每次考題難易程度不一樣,不同時間考出的成績有可比性嗎?”

“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教育規劃綱要》描繪了未來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的藍圖。與“一年多次考試”一起,“社會化考試”進入人們的視野。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金芳認為:“為理順高考與教育的關係,我們有必要探索高考社會化的思路和途徑。當下我國高考的組織基礎、監督措施、技術手段及以往經驗等也為其社會化提供了支撐。”高考社會化不僅包括高考報名社會化,還包括高考組織機構、組織方式的社會化。她分析説,高考社會化有利於實行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試”,還有利於考試、教育、錄取三者分離、各司其職,從而實現良性互動。

在一些國家,大學入學考試一般都由專業化的獨立機構來承擔,如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日本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等。這些機構薈萃了一大批專業研究人員,長期致力於考試、命題、評價、招生的研究和實踐,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考試和招生的高效、有序、公平、公正,許多機構在世界同行內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我國高考改革欲變‘一次高考機會’為‘多次高考機會’,首先要進一步提升高考試題設計的科學化程度,需要大量研究、數據以及足量題庫的支撐。”曾任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教育組領事的任長松長期從事課程與教學研究,他認為,“一年多次考試”要確保每次高考試題難度基本相當,就需要一個全國性、穩定的專業組織,以及一批專職的人員負責,每次臨時組織一批人命題的辦法難以滿足科學化要求。

有專家認為,我國高考改革要有利於高考品質與專業化水準的不斷提高,長期發展方向應該是由專業化考試機構承擔高考命題與組織工作。“可以先經過若干年的努力,發展出一家專業化考試機構;再經過若干年努力,發展出平等競爭的兩到三家專業化考試機構,面向全國服務,由各高校和各省自主選擇採用或接受哪家的考試。”任長松説。

但也有人提醒,考試社會化不可能一步到位,應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考試管理方面,尋求現行機制與市場機制的平衡和有機融合,應該是考試部門眼下的一項重要課題。“仲介機構的介入和社會考試是西方一些國家的做法,對推動多元化評價有著積極的作用,但要事先進行小範圍的實驗才能逐步推行。”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朱衛國説。

改革只能乘勢而上

“考完一次心裏沒底兒,想下次自己會不會考得更好,或者下次別人是不是會超過自己,肯定會接著考第二次、第三次,特別分散精力。説實話,沒考完最後一場,壓力一直存在,不一定會比只考一次小。”

“一年多次考試有可能打亂教學秩序、復習進度。例如第一輪復習側重基礎知識,若這個時候來場正式考試,可能就有同學按捺不住扎紮實實的‘按部就班’,而是提前突擊衝刺,造成老師和學生的雙重負擔。”

“每次高考,高一、高二學生都要為考試讓路而放假,一年多次考試一定程度上會出現人力物力問題,例如考場佔用、監考老師安排等,勢必會影響教學的安排。”

“我作為考生家長,剛摸清楚高考規則。國家要真實施這項改革,切莫説改就改,要給廣大學生和家長一個學習適應的過程。”

……

伴隨著社會對改革的強烈呼籲和熱切期盼,還有一些擔憂和不安。經過廣泛深入的論證和調研,《教育規劃綱要》終將“一年多次考試”寫入其中。1月3日,《學習時報》刊登了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署名文章,再一次提到高考改革的“一年多次考試”。

那麼,多一次考試,究竟是多一次機會,還是多一次負擔?

“這個問題很簡單,多一次機會就多了一次可能性、多了一次選擇,總比沒有要好!”貴州省教育廳副廳長蔡志君認為,“一年多次考試”的方向是對的,改革過程中遇到問題很正常,總會逐漸解決,不能因噎廢食。

“舉個例子,當時從理、化、生單科考試變為‘理綜’考試時,爭議的聲音也不少有人説,整本書的內容,怎麼濃縮到幾十分的綜合題裏啊?可現在不也實行得很好嗎?”蔡志君認為,之所以擔憂“打亂復習計劃”,是因為現在的復習是為了應試。如果以“一年多次考試”為契機,重在考察學生的能力,淡化應試色彩,不但能讓“打亂復習計劃”的問題迎刃而解,説不定還能推動整個教學改革。

隨著一年多考的穩步推進,一抹絢麗的曙光已經出現在高考改革的天際線:

北京、江蘇等省市在下一步的教改方案中表示,要將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納入探索範圍;

上海、山東等省市已經開始將普通本科和高等職業教育分開考試的探索;

春節剛過,中國高校自主招生聯考陣營拉開戰幕,以清華、上海交大等組成的“華約”7校率先開考,以北大、復旦等組成的“北約”13校聯考隨後進行,同濟、哈工大等9所“卓越”同盟高校也隨即跟上……

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不能因噎廢食,只能乘勢而上!儘管改革的道路不會平坦,但毋庸置疑,“一考定終身”的堅冰終將會被打破,高考改革必將迎來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春天!(人民日報)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