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重大項目和改革試點
依據首都市情,尊重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對制約首都教育發展的重大問題以及社會反映強烈的難點問題進行攻堅和試驗,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在關係首都教育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四十五)組織實施十大重點建設項目
圍繞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任務,以加強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為重點,組織實施一批對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重大建設項目。
學前教育保障項目。實施幼兒園新建和改擴建工程,新建300所幼兒園。實施幼兒園改造工程,改造250所鄉鎮中心幼兒園、50所街道幼兒園。實施幼兒園辦園條件標準化工程,提升幼兒園的辦園標準。實施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工程,培養6000名具有幼兒教育專業學歷的教師,開展幼兒教師全員培訓計劃。
現代化中小學建設項目。實施新城配套學校建設工程,結合新城建設、中心城區人口疏解、城鄉結合部重點村改造,新建一批優質中小學。繼續推進中小學達標工程建設,全面執行本市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優先支援農村學校辦學條件達標,確保新建小區配套學校達標。繼續推進校舍安全工程建設,全面提高校捨得綜合防災能力。實施校園品質提升工程,推進“人文校園、科技校園、綠色校園”建設,充分發揮環境育人功能。
教育資源優化配置項目。制定實施基礎教育空間佈局規劃,促進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均衡合理佈局,擴大優質高中資源的覆蓋範圍。制定職業教育空間佈局規劃,加強職業教育佈局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重點推進職業教育園區、職業教育集團和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進一步優化高等教育資源空間佈局,完成良鄉、沙河高等教育園區和大學新校區建設,支援高校改善辦學條件,促進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
職業教育能力建設項目。實施職業教育品牌學校建設工程,建設20所左右國家示範性職業學校,30所左右市級示範性職業學校。實施職業教育品牌專業建設工程,重點建設20個左右與現代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相適應的專業領域,打造50個左右職業教育名牌專業。建設一批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示範項目。
高等教育品質提升項目。實施“北京高等教育資源統籌計劃”,支援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準大學建設,探索中央在京高校與市屬高校共建新模式。實施高水準地方大學建設工程和市屬高校一流學科建設工程。深化北京高校本科教學品質與教學改革工程、科學技術與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繼續實施“首都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
終身學習網路和平臺建設項目。構建市民終身學習社區服務網路,每個區縣建設一所社區學院或社區教育中心。構建市民終身學習社會服務網路,鼓勵引導各級各類學校和培訓機構參與教育。推廣“終身學習周”、“市民大講堂”、書展、讀書活動等影響力較大的學習活動。構建市民終身學習數字化服務平臺,建設面向全市、服務全員的數字化終身學習資源中心。
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項目。實施“首都教育家發展計劃”和“長城學者計劃”。完善中小學教師補充機制,實施“教育碩士培養計劃”和“中小學教師儲備計劃”。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加強教師培訓基地建設,對義務教育教師進行全員脫産培訓。實施“優秀教師境外培訓計劃”和“農村教師素質提升計劃”。深入推進“人才強教計劃”和“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工程”。加大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師資培養和引進力度。
教育民生保障項目。實施“來京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三年規劃方案”。不斷完善教育資助制度,加大對各級各類教育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逐步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制度。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學校的辦學條件,健全扶殘助學政策體系。全力做好大學生就業保障工作,加大面向社會困難群體的職業培訓投入。推進學校後勤改革,建立新型後勤保障體系。將青年教師住房納入保障性住房建設體系。
教育資訊化發展項目。實施教育資訊化基礎建設工程,全面升級“北京教育資訊網”,建成市級教育數據中心和統一認證中心。建設數字校園示範校,加快推進中小學校園網建設。加強現代遠端教育網路建設。實施數字化教育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建設數字化資源基地。
教育國際合作推進項目。實施“中外合作辦學促進計劃”,建設若干個中外合作辦學品牌項目。實施“首都優秀學生留學獎勵計劃”,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實施“留學北京行動計劃”,提高學歷生和研究生比例。實施“走出去”戰略,全面推進漢語國際推廣,穩步發展境外合作辦學。
(四十六)加快“教育現代化試驗城市”建設
充分發揮教育部支援本市開展教育現代化試驗的政策優勢,統籌首都教育資源,就教育現代化中的重大問題進行探索和試驗,重點推進國家教育改革試點項目。
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革試驗。推進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發展,試行學區化管理、學校聯盟、對口合作和教師、校長交流制度。建立區縣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協調機制,在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學校空間佈局結構調整、學校招生、教育教學等方面加強政策協調和資源統籌。開展名校辦分校、教師特派、優質管理輸出、學校託管等試點,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範圍,實現資源共用。
城鄉教育一體化改革試驗。探索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建立完善區域內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統籌規劃管理城鄉教育,實現城鄉義務教育資源標準化、均衡化配置。統籌發展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斷完善農村地區教育體系。進一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水準,新增教育經費主要向農村學校傾斜。加強區域內城鄉學校間對口支援、資源共用和校長、教師交流。
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試驗。著力建立課程教材改革試驗長效機制,逐步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現代化基礎教育課程實施方案。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動形成學科門類設置科學完善、課時安排合理、內容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課程體系。建立科學的三級課程評價機制,形成富有特色的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修訂完善北京市中小學實驗教材,加強對教材選用的統籌。積極協調高等學校、教科研單位力量,形成專家支援促進課程改革的機制。
職業教育體系創新改革試驗。積極推進中等、高等職業學校銜接辦學體制的改革試驗。選擇部分學校和專業開展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制度改革試驗。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探索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驗。
人才培養體制改革試驗。建立基礎教育改革創新實驗校或實驗基地,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學分制改革為基礎,探索大學生在不同專業、不同學校間轉學的制度。開展市屬高校與中央在京高校合作、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合作、高校與企業合作、高校與科研機構合作以及中外合作聯合培養人才的試驗。
可持續發展教育試驗。建設可持續發展教育示範區,進一步明確教育為可持續發展服務的時代功能,培養青少年形成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學習能力、科學知識、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在素質教育中強化可持續發展價值觀教育,在基礎教育課程中強化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文化多樣性等內容。廣泛開展節能減排學校建設,指導學生關注並積極參與解決社會、經濟、環境與文化可持續發展實際問題,從單純資源消耗單位向節能減排示範基地轉變。
辦學體制綜合改革試驗。深化基礎教育學校辦學體制改革,探索公辦教育多種實現途徑,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影響力和覆蓋面。開展普通高中特色發展試驗,推動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發展。創新職業教育辦學機制,推動形成政府統籌、部門配合、行業企業與社會各方深度參與的局面。探索政府資助、管理民辦教育的新模式。
終身教育體制機制建設試驗。建立北京開放大學與普通高等教育對接機制,實現課程學分互認。加大開發與整合終身教育課程體系,為全民學習提供資源、技術支援和服務。改革自學考試內容,方便市民個性化學習和彈性學習。探索寬進嚴出、自主學習、學歷與資格證書並重的開放式教育制度,建立學習成果認證體系和“學分銀行”制度,加快學習型城市建設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