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教育界代表委員議論風生談教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09 08:48:16 | 文章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北京師範大學校長鐘秉林委員:

高校要自主,同時也應該自律。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大學的關係,是解決現有問題的關鍵所在。作為一種管理手段,行政管理在大學管理中的應用,其初衷在於提高大學管理效率,確保大學有效實現其組織目標,更好地實現其功能和使命。這與“把大學當作行政機構來管理,把學術事務當作行政事務來管理”是迥然不同的。政府對大學的管理,應從直接的人財物控制轉變到提供資源和制度保障,從直接干預辦學行為轉變到通過制定辦學標準、經濟杠桿調節、監督檢查和資訊服務等手段對大學進行導向和調控。在制定相關政策、研製品質標準、實施建設項目時,應遵循大學發展規律,尊重大學辦學自主權;要減少和規範對學校的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名義上已作備案管理,實質上仍在行使審批權的事務;要嘗試把學科評審和教學評估等工作委託給行業協會或其他仲介機構。理想的政府和大學之間的關係,應既能依法保障大學的自主權,同時又能有效實現政府的宏觀調控,引導大學遵循教育規律,面向社會依法辦學。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列席會議):

建立現代大學制度主要是解決管理體制的問題。可以用三句話概括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第一句話是教育部要向地方放權;第二句話是政府要向學校放權;第三句話是學校要遵循教學規律和成長規律來管理教學。同時,建設現代大學制度説起來容易,但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把這套制度建起來。

(本報記者劉茜、姚曉丹採訪整理)

構建多層次人才體系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十二五”期間,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把農村人口壓力轉化為農村人力資源優勢,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生力軍。

貴州省教育廳副廳長蔡志君委員:

當前面向農村的涉農職校和農村職校面臨諸多困難,涉農學校減少,涉農專業萎縮,招生人數下降。涉農專業的畢業生留不住,畢業生不願意留在農村從事農村工作。農村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差,師資隊伍嚴重缺乏,難以吸收學生就讀職校。建議在農村職校和涉農專業中,率先核定生均培養成本,核定生均財政撥款,並足額撥付到位,確保學校運轉。在中央支援的實訓基地建設中,把涉農類基地建設計劃單列,資金劃塊,確保培育一批涉農實訓基地。

全國工商聯常委、銀川大學校長孫珩超委員:

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職業技術教育要採取不同的標準,不同的扶持政策和不同的設置標準來區別發展。這些地區的教育基礎薄弱師資缺乏,實驗實訓及實習基地投入大,起步晚,要鼓勵這些地區的職業教育一定要有不同的政策。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院長秦和委員:

民辦學校法人屬性及法人身份還不夠明確。這個問題不解決,將影響《綱要》中對民辦教育的規劃目標的實現。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在法人屬性和身份上的差別,導致在人事制度、社會保險、稅收和會計核算制度等諸多方面的法律上的區別,影響民辦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建議將從事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民辦學校(包括幼兒園)登記為事業單位法人,其他類型的民辦學校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依法落實民辦學校教師與公辦學校教師平等的法律地位。

民生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學春委員:

國家設立了一系列的法律來保障民辦教育,但依然滿足不了發展的要求,表現在:教育投資、融資與退出機制缺少法律保障,配套政策制定滯後,某些政策缺少總攬全局的高度和立足長遠的視角,在實踐中不便於執行。為此建議:一要儘快完善和出臺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二要建立投融資激勵機制,明晰退出機制。

(本報記者李玉蘭採訪整理)

培養創新人才的關鍵詞

政府工作報告在“十二五”主要目標和任務中提出要加強人才培養,努力造就規模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委員:

我大學畢業在工廠幹了四年,特別崇拜那些熟練工人。比如吹玻璃的,現在做實驗都買各種玻璃儀器,我們以前是吹玻璃的技師吹,要什麼樣的吹什麼樣的,自己吹出來的比買來的更符合要求。現在大家都靠儀器,花很多錢買了許多儀器。工廠中這種高級熟練工也少了,招不到。社會長期忽視了這批人,導致現在國家經濟發展嚴重缺乏基礎人才。光談創新不夠,創新離不開技能。只有在基層,才能真正創新。

北京大學副校長柯揚委員:

現在創新人才培養定位實際上都在理工科,我們也缺人文社科方面的創新人才。要把握教育的根本職能是什麼,形成制度化的良好教育體系,使培養創新型、複合型人才有制度保障。搞科研應強調自律和正確的職業導向,減少功利導向,以免許多年輕人被科學家的光環所吸引,不管喜歡不喜歡都來考研究生,現在研究生生源品質不夠高一定程度上和這個誤導有關係。

湖南大學校長鐘志華委員:

要提高創新能力,還缺少一個重要東西,就是評價機制,評價機制看起來軟,其實影響非常大。創新包括基礎研究、科學研究、工程化等好幾個階段,在基礎研究階段,要求有不斷的創新,但是在工程化階段,要求完全按照規定來。所以我們要想清楚創新的各個階段,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如果沒有良好的評價機制,投入再多,效率也難如人意。

武漢大學原校長劉經南委員:

要提高高校人才培養品質,必須支援、引導、鼓勵高校調整建設項目等投入比例結構,加大教學專項資金的投入,調整教師收入結構。現在教師不重視教學的現象仍然存在,原因之一是教學收入中比例低。要改變這一局面,要大大增加教學收入在教師總收入中的比例,並擴大教師培訓,強調人才培養是教師的第一責任。同時要加快工科專業認證和拓寬專業認證面。實現國內工科專業認證與國際認證接軌,提高國內學生參與國際競爭的起點。

北京師範大學校長鐘秉林委員: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大學和中小學校的共同使命,各級各類教育和不同層次學校都在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和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本報記者李玉蘭、劉茜採訪整理)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