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教育界代表委員議論風生談教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09 08:48:16 | 文章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圖表繪製:郭紅松

政協委員邵國培(左)和洪偉在教育聯組會議上討論。楊慧峰攝

編者按 兩會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親切看望了政協農工黨、九三學社界委員,並在聯組會上同大家一起討論。在聽取委員發言後,胡錦濤作了重要講話。在談到教育問題時,總書記強調,要大力推動教育內涵式發展,把提高品質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核心任務,注意解決好廣大群眾普遍關注的教育公平問題。關於“大力推動教育內涵式發展”,總書記不是第一次強調,今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就強調:著力推進教育內涵式發展,堅持走以促進公平和提高品質為重點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思路越來越清晰。教育要發展,就要促公平、提品質。人們關注的是公平和品質,人們希望的是公平和提高品質——公平關乎社會和諧穩定,品質關係事業持續發展。本報記者圍繞這兩個主題,走訪了兩會代表委員。

既要陽光普照,也要提高品質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公共資源配置重點向農村和城市薄弱學校傾斜。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焱委員:

在城市解決上好幼兒園“難”與“貴”的問題,政府要起主導作用。要真正建立政府、社會和家庭共同分擔學前教育成本的機制。針對城市低收入家庭幼兒的就讀問題,政府應當設立專項資金,通過發放“學前教育券”等方式為他們提供特殊幫助。同時,今後新增的學前教育財政投入,一定要盡可能惠及大多數幼兒和他們的家庭,改變過去把有限的財政經費主要投向少數城市公辦幼兒園的做法,建立普惠型的財政投入模式,推進教育公平。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民進中央專職副主席朱永新代表:

教育的公平要從過去的硬體公平轉變為現在的注重軟體和品質公平。儘量往西部輸送優秀教師,要形成機制,以提高西部教育品質。財政還應儘量往西部地區傾斜,讓更多人享受公共財政帶來的好處,讓教育的陽光普照到更多孩子身上。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玉鳳委員:

高校教師應當引得進,穩得住,用得好,形成良性發展。應當改革機械、頻繁的考核評價機制,鼓勵年輕教師搞原創性、長期性的學術研究。他們是否投入地工作,這不僅影響學生,影響現在,還影響未來,這是不可小視的大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代表:

提高教育品質不是簡單地開幾場創新講座,而是培養學生創新人格的養成。而創新人格、創新潛質僅在一些課程上做微調是不夠的,重在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崇高信仰與追求科學的精神。

中南大學校長黃伯雲委員:

提高教育品質一定要和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緊密聯繫,因為科研成果只體現在論文上是沒用的。因此,學校試驗提前批次錄取優秀學生,五年制讀完工科碩士。三年內學完本科課程,剩下兩年在企業鍛鍊、完成論文,也會讓企業技術人員來學校講課,産學研相結合,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育品質。

(本報記者靳曉燕、姚曉丹採訪整理)

高校發展,要自主也要自律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顧也力委員:

作為高等教育的“試驗田”,南方科技大學一直倍受社會關注。朱清時委員一直堅持“學術主導,教授治校”的教育理想,這在兩會教育界的委員中引起共鳴。希望主管部門給南方科技大學一些幫助,減少他們試驗的阻力。如果成功了,它能給中國高等教育摸索出一條路,如果失敗了,重頭再來。希望能在深圳這個經濟特區再建立一個教育特區。

澳門理工學院院長李向玉委員:

高校首先要轉變行政管理職能,建立學術本位、教授治校的管理體制。高校的管理重心要下移。精簡行政機構,增強行政服務意識,讓學院有更多的辦學自主權。要讓學術組織有權決定相關的科研事宜。努力形成自下而上的評定機制。比如對教授職稱的評定,教授要有發言權,減少機關的行政色彩;在教師的聘用和解聘上,教授應該更有發言權。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