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演出

《帕西法爾》首演 百年聖杯騎士穿越北京舞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23 11:25:24 | 文章來源: 京華時報

《帕西法爾》。BMF供圖
《帕西法爾》。BMF供圖

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10月22日晚在威爾第莊嚴肅穆的《安魂曲》中掀起了新一輪高潮。自10月22日至10月27日,為紀念義大利傑出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誕辰200週年特別推出的“威爾第迷你音樂周”正式登場。10月29日、31日,瓦格納封筆之作《帕西法爾》將迎來中國首演,兩大歌劇巨匠將上演巔峰聚會。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余隆説:“今年音樂節即將迎來真正的高潮。”

>>威爾第迷你音樂周

獨創的立體紀念碑

10月22日晚,威爾第迷你音樂周以作曲家晚年創作的著名合唱作品《安魂曲》拉開序幕。10月24日的威爾第精選音樂會中,觀眾將欣賞到威爾第多部歌劇作品中的精華唱段。10月25日至27日,威爾第周將以情景歌劇的形式上演《弄臣》《遊吟詩人》《茶花女》三部膾炙人口的威爾第經典作品。一週之內,呈現三部歌劇、一場經典作品精選以及一部安魂曲,這不僅成就了北京演出舞臺罕見的歌劇演出盛況,更在“威爾第年”中為中國觀眾提供了深入了解這位藝術巨人的絕佳機會。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余隆表示,今年音樂節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紀念威爾第和瓦格納兩位大師。經過多次研究和探討,最終決定不以一部歌劇而是整個一個威爾第周的形式來紀念這位義大利作曲家。以這種形式為大師獻上至高無上的敬意。余隆特別強調,威爾第迷你音樂周的設計讓觀眾以俯視的角度看到全貌的威爾第,用仰視的角度瞻仰大師,欣賞與致敬並重。在這裡他也想向北京觀眾傳達一個資訊:這是一次全方位向大師致敬的活動,多媒體演出會讓人們達到新的歌劇境界,觀眾可以完全沉浸在環境之中而不是簡單地聽音樂會。

除了精妙的節目安排,極具創意的舞臺設計和一流的藝術品質和演員團隊也是此次音樂周的大看點。

>>《帕西法爾》中國首演

北京國際音樂節再創歷史

10月29日、31日,歌劇巨匠理查德·瓦格納歷時25年完成的封筆之作《帕西法爾》將在保利劇院迎來中國首演。這部長達4小時30分鐘的鴻篇巨制,堪稱北京國際音樂節對瓦格納誕辰200週年的誠摯獻禮,填補了國內歌劇舞臺的空白。

自創辦以來,北京國際音樂節始終傾力於歌劇藝術在中國的傳播與普及,在國內舞臺上首演了16部西方經典歌劇作品。這其中對瓦格納歌劇的推廣尤為耀眼。這也是北京國際音樂節繼2005年和2008年獻上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和《唐豪瑟》後,第三度將瓦格納歌劇搬上中國舞臺。

三幕歌劇《帕西法爾》取材

于13世紀德國的聖杯騎士傳説,是瓦格納生前的最後一部、也是最具爭議的歌劇,堪稱其畢生音樂創作的集大成者。其宏大的音樂手筆和深邃的思想內涵使它成為西方歌劇藝術史中的一座巔峰。這部被作曲家定義為“舞臺節日祭祀劇”的作品每年復活節期間都會在歐洲各地上演。今年瓦格納誕辰200週年之際,《帕西法爾》更是成為世界各大知名劇院爭相上演的劇目之一。由於規模宏大,上演難度高,歌劇《帕西法爾》從未在國內演出。此次由北京國際音樂節將聖杯騎士首次帶入中國,成為國內最高規格的瓦格納200週年誕辰紀念獻禮。

此次來京上演的《帕西法爾》是北京國際音樂節與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及馬德里皇家歌劇院聯合製作的版本。這也是音樂節首次與歐洲最頂尖藝術機構進行歌劇聯合製作。這也體現了國際古典音樂界對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高度肯定。

為了讓樂迷聆聽最正宗的瓦格納歌劇音樂,北京國際音樂節邀請了奧地利指揮大師古斯塔夫·庫恩執棒、代表當今國際舞臺演唱瓦格納歌劇最高水準的歌唱家陣容,以及國內第一個完整演出瓦格納歌劇的中國愛樂樂團。本版《帕西法爾》的舞臺設計簡約而現代,由德國新近崛起的新一代導演藝術大師米夏埃爾·舒爾茨創意呈現。

>>音樂節助力歌劇推廣

為觀眾帶來全新歌劇體驗

如今,歌劇已經成為北京演出舞臺上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北京國際音樂節歷來視歌劇藝術的推廣與普及為己任,多年來致力於打造具有高水準和新視野的歌劇演出板塊。

通過音樂節的平臺,不計其數的世界歌劇首次登上了中國舞臺。無論是從推薦的劇目數量還是品質來看,都足以讓人驚嘆。自1998年創辦以來,北京國際音樂節曾先後為觀眾帶來十幾部西方經典歌劇的中國首演,這其中既包括瓦格納氣勢恢宏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唐豪瑟》,也包括理查史特勞斯美不勝收的喜歌劇《玫瑰騎士》;既涵蓋《奧菲歐》《塞魅麗》等巴洛克時期歌劇,也不乏《璐璐》《姆欽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這樣的20世紀新作。

熟悉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觀眾都不難發現,除了每年高規格的演出和名家、名團薈萃外,為中國音樂舞臺引進和推薦新作品一直是北京國際音樂節的一大特色。有古典音樂愛好者這樣感慨:“許多原來只在唱片中聽到的作品,都是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中第一次聽到現場演奏。”正是由於北京國際音樂節在節目整體策劃上的精心安排與階梯性的層次遞進,才使得觀眾通過多年來的連續欣賞,自身審美與鑒賞水準都獲得了不斷的提高與深化。

■國際音樂節精彩回顧

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以“向大師致敬”為主題,自10月4日至10月31日先後上演22場精彩演出,在推出5部經典歌劇演出的同時還推出多部首演作品。

布裏頓百年紀念誕辰《戰爭安魂曲》《彼得·格賴姆斯》中國首演

今年是有著“不列顛莫扎特”之稱的20世紀偉大作曲家本傑明·布裏頓百年誕辰。10月5日,指揮大師夏爾·迪圖瓦將率領上海交響樂團、倫敦之聲合唱團和三位世界頂尖歌唱家精彩演繹了布裏頓史詩級巨作《戰爭安魂曲》。10月8日,布裏頓最具代表性的歌劇《彼得·格賴姆斯》也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

潘德列茨基80大壽音樂節為老友獻賀禮

2013年是波蘭作曲家大師潘德列茨基80歲大壽。這位20世紀當代音樂“活化石”將第六度登上北京國際音樂節舞臺。

音樂節為大師推出兩台作品專場音樂會。其中《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協奏曲》為亞洲首演。

向周龍致敬交響史詩《九歌》世界首演

2013年,中國作曲家周龍迎來60歲生日。10月19日,音樂節推出“向作曲家周龍致敬——北京國際音樂節委約作品專場音樂會”,旅美華裔作曲家周龍創作的交響史詩《九歌》舉行了世界首演。

年度藝術家上海四重奏譜音樂奇跡

10月18日,北京音樂廳,上海四重奏第五次登上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為觀眾獻上“向大師致敬——威爾第、瓦格納、布裏頓、潘德列茨基與周龍室內樂作品音樂會”。演出當晚,北京國際音樂節將今年的“年度藝術家”稱號頒發給了上海四重奏。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