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演出

國際音樂節致敬“活化石” 潘德列茨基執棒國交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15 09:55:04 | 文章來源: 北京晨報

以“向大師致敬”為主題的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正在漸入佳境,10月14日、15日兩天,保利劇院將分別推出兩套波蘭作曲家潘德列茨基的作品音樂會,向這位正值80壽辰的世界音樂“活化石“致敬。這兩場音樂會都由潘德列茨基親自執棒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攜手小提琴徐惟玲、中提琴曹飛等一同演出。

10月14日天,潘德列茨基在夫人的陪同下,來到國家交響樂團排練廳與記者見面。採訪的場面頗為有趣,老潘依然坐在指揮的席位上,而記者們則是坐在了樂隊的席位上。“真高興我又回來了!我第一次來中國是18年前的事了,我在中國第一個合作的樂團就是國家交響樂團。18年了!我幾乎每年都要來中國,與中國的交響樂團合作也已經是第四次了。18年來,我看到了中國天翻地覆的變化!”老潘説。

老潘介紹説,這次的兩場音樂會,全部演奏他自己的作品,其中《自然之聲3號》、《弦樂小夜曲》、《恰空》都是中國首演。而“中提琴與樂隊”則是他為教皇保羅二世的去世而作的。老潘認為這兩場音樂會中最重要的作品應該是“小提琴、中提琴雙協奏曲”和專門為北京國際音樂節創作的第八交響曲《無常之歌》,與當年的首演配置有所不同,這一次的第八交響曲在獨唱部分調換了聲部。老潘對中國的交響樂團在這18年間所取得的巨大進步而感到欣喜,“中國的樂團已經非常國際化了!在合作中,我發現他們非常能夠理解我的音樂思想,根本不用我説什麼,就可以表達出我的想法。”老潘盛讚徐惟玲和曹飛都是國際水準的音樂家,“還沒開始排練,她們對我作品的理解已經讓我非常滿意了!”徐惟玲坦誠,剛接手作品時,覺得無從下手,好在有很多當代作品的演奏經驗,最終還是找到了老潘作品的規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