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演出

薩爾斯堡版歌劇《帕西法爾》壓軸國際音樂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21 10:09:14 | 文章來源: 北京晨報

瓦格納歌劇《帕西法爾》
瓦格納歌劇《帕西法爾》

作為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壓軸之作,瓦格納歌劇《帕西法爾》將於10月29日與31日兩天在保利劇院與觀眾見面。除了發人深思的故事情節和氣勢恢弘的音樂表現外,此次隨瓦格納“聖杯騎士”來京的,還有簡約現代的舞臺設計。這對中國觀眾而言無疑是一次千載難逢的體驗機會。

爭議性與觀賞性同在

李六乙導演的創作受到瓦格納很大的影響。在去年的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中,李導執導金湘歌劇《原野》亮相保利劇院。演出過後,各界紛紛稱其舞臺設計有濃郁的瓦格納風格。2011年他導演的《家》中也大量引用了瓦格納的音樂。此次《帕西法爾》登陸中國,李導還特意從其工作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挑選了二十名演員參加到首演之中。

李六乙介紹説,“瓦格納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內涵,《帕西法爾》更是如此。這部錯綜複雜的歌劇無疑是作曲家爭議最大的創作,歷史上,將其奉為高高在上的神聖之作的不乏其人,而指責其褻瀆神靈的也時常有之。《帕西法爾》的藝術性也不可小視,它不僅是作家的收官之作,也對後世音樂産生了極大影響。表現手法的極端性是其突出特點。瓦格納將人性的衝突極度擴大化,音樂表達上對比也十分鮮明,整部作品有很強的張力,非常具有觀賞性。”

舞臺簡約化大勢所趨

在李六乙看來,摒棄了以往華麗繁雜的舞臺布景,是薩爾斯堡音樂節版的《帕西法爾》與傳統版本最大的不同。“過去的《帕西法爾》往往通過大量的布景在舞臺上搭建樹林、溪流和花朵等具體意向,而在新版本中,舞臺上只有21根透明的圓柱,隨著劇情變化搭配以不同的燈光效果,營造出森林、聖殿、克林索爾魔宮等多種氣氛。導演舒爾茨還創造性地加入一些無唱詞的表演角色,如兩個耶穌、困擾安福塔斯的天使和克林索爾的聲音等。簡約而抽象的舞臺設計即使在歐洲的歌劇舞臺上也堪稱前衛。”

李六乙認為,“舞臺簡約化是現代歌劇的必然趨勢。對藝術作品進行解讀和再創作的主體在歷史上多次變化,從作曲家轉移到演唱者再到指揮,而在21世紀回歸到欣賞主體。導演在呈現藝術作品時必須以人為本,最大程度地為觀眾留有空間。歐洲的歌劇界現在正在經歷這樣一場革命。而就中國而言,對歌劇藝術的引進和學習不能停留在西方一百甚至兩百年前的階段。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引進歌劇,多元化非常必要。”

規模製作都史無前例

“北京國際音樂節是全國最高規格的音樂盛事之一。”李六乙在參與之餘對音樂節保持了高度的關注和熱情,“此次《帕西法爾》的首演無論是規模還是製作都史無前例。與薩爾斯堡復活節音樂節這樣高水準的歐洲藝術機構聯合製作,不僅是音樂節的創舉,也是我國歌劇引進上邁出的一大步。”

“傑出的藝術活動必須要有前瞻性。尤其是藝術節,絕不可以是簡單的節目與藝術家的堆砌。”李六乙稱讚北京國際音樂節“無論是主題的確定,還是演出的設計總能緊跟潮流,很好地反映了國際藝術界的最新動向,為觀眾呈現最前衛的藝術體驗,這在國際上也是非常難得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