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上海夏季音樂節落幕 戶外轉播45度高溫難阻觀眾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22 11:31:36 | 文章來源: 解放網-解放日報

市民在陸家嘴草坪上,欣賞免費的音樂曲目。

市民在陸家嘴草坪上,欣賞免費的音樂曲目。

在格萊美獎得主克裏斯·波蒂悠揚的小號聲中,2013上海夏季音樂節落下帷幕。陸家嘴綠地篷房音樂廳、觀景平臺、綠地大螢幕前,聚滿依依不捨的觀眾與志願者。15天裏,歌唱家曹秀美、沈洋、石倚潔、龔琳娜,“法朵名伶”瑪瑞莎,電影配樂大師普萊斯納,BBC紀錄片《冰凍星球》,戶外實景歌劇《諾亞的洪水》,柏林愛樂樂團10把小提琴,指揮夏爾·迪圖瓦,大提琴家卡普松,上海學生交響樂團等輪番登場。音樂節同時在黃浦區外灘老碼頭水舍劇場舉辦古典樂、爵士樂、室內樂多場演出。

為了擴大觀眾面,今年音樂節主辦方上海交響樂團首次在陸家嘴綠地草坪搭建大型顯示屏,同步轉播演出實況。連日高溫,戶外草坪溫度躥升至45攝氏度。上交團長助理何大耿曾擔心,大屏會不會白搭了?出乎預料的是,從夏季音樂節開演第一天起,大屏前觀眾絡繹不絕。

一位老先生自備折疊小椅,每天晚上準時報到,這引起了何大耿的注意,“我們成了點頭之交,見面都會打招呼。”

音樂節得到浦東某酒店贊助,何大耿想送給酒店高管幾張票表示感謝卻被婉拒。對方表示,“我的女兒四歲了,音樂廳裏她坐不住,但是在戶外,我喝啤酒,她吃冰淇淋,蹦蹦跳跳,可以從頭看到尾。”大屏播放莫扎特《第四交響曲》時,綠地保安下意識地用腳打著節拍,更讓何大耿感慨音樂的魅力。

據上交團長陳光憲回憶,第一屆音樂節在汾陽路搭建舞臺,能容納800人;去年起換到陸家嘴篷房音樂廳,最多能容納1000余觀眾。音樂節一票難求,臨時開放限量站票,讓團隊萌生了搭大屏的念頭。大屏體積龐大,演出信號同步外切,音響配置、草地承重、電路電力都是大挑戰,音樂節團隊在摸索中前行。為了不妨礙陸家嘴交通,設備運輸、舞臺搭建都在深夜進行,有時甚至忙到淩晨4點。陳光憲感慨,“回頭看,真有些不可思議。”他透露,明年夏季音樂節計劃邀請電影配樂、世界音樂等領域更多觀眾意想不到的藝術家加盟,還將推行演出票預售制度。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