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上海四重奏亮相夏季音樂節 演繹來自紐約鄉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12 14:31:11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在室內樂稍顯繁榮的今天,各個劇院還是將其劃歸“小眾”、“冷門”範疇,聽眾少、門檻高、票不好賣。那麼試想30年前,室內樂又是何種光景呢?7月11日晚,成立30年的、已在美國打開一片天地的本土老牌室內樂團“上海弦樂四重奏”,在陸家嘴中心綠地的夏季音樂節上奏響了一場名為“鄉戀”的音樂會,從斯美塔那到德沃夏克再到耳熟能詳的中國樂曲,音樂中的鄉愁跨越了國界,陶醉了觀眾的耳朵與思緒。

“上海四重奏”成立於1983年,當時上海音樂學院的四名學生正在出國比賽,北京的一組學生叫“北京四重奏”,於是他們便以“上海四重奏”為名。“當時著名的四重奏如布達佩斯四重奏、東京四重奏等都以所在城市命名,所以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四重奏以此打開自己的一條路。”樂團首席小提琴李偉剛説。

樂團于1980年代中期赴美發展,一直與世界上最傑出的藝術家合作,甚至參演伍迪·艾倫的電影。赴美後,原來的大提琴手離開樂團,幾度更替之後,現任大提琴尼古拉斯·薩瓦拉斯于2000年加入。時至今日,“上海四重奏”已成為美國頂尖的四重奏團體之一,被權威音樂雜誌《管弦樂》評價為具有“非凡的精煉技藝與細膩和諧演奏特質的四人組合”。

目前“上海四重奏”的四名音樂家共同任教于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四重奏要求默契的配合,加上每年繁忙的演出計劃,團員們大多時間都在一起,“不是結婚,更勝結婚。”第二小提琴蔣逸文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坐飛機買四個不同的角落,住賓館一人住一個樓層,希望留點空間,少一點‘厭倦感’。” 2009年,“上海四重奏”受聘上海交響樂團客席首席,每年回國與樂團排演演出,在曲目選擇上都很謹慎,以經典為主。昨晚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同樣經典而均衡。李偉剛説,“國內還是有很多聽眾是第一次聽四重奏的作品,如果給他們留下了‘怪’印象,也許就會讓他們從此失去對四重奏的興趣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