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上海夏季音樂節開幕演出打造中國指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24 17:34:47 | 文章來源: 新民晚報

 《指環王》交響曲演出場面恢宏

《指環王》交響曲演出場面恢宏 圖TP

今天,指揮家埃裏克·奧克斯納在滬開始與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合唱團、上海學生合唱團等排練霍華德·肖的《指環王》交響曲。本月29日晚,這部世界熱演交響巨作,將作為第三屆上海夏季音樂節開幕曲目,在陸家嘴綠地篷房奏響。消息傳出,音樂會門票早被“搶光”。記者在上交了解到,雖然音樂會只演一場,但準備工作卻進行了大半年。

風靡全球

《指環王》三部曲公映時,觀眾對波瀾壯闊的配樂印象深刻。霍華德·肖創作的該片音樂,獲得了4項格萊美獎和3項奧斯卡獎,一度風靡全球。所以,不但唱片公司出版的電影音樂專輯發行量超過600萬張,各國樂團還經常與霍華德·肖聯繫演出授權。為滿足需求,作曲家乾脆把電影配樂重新譜寫成長達6個樂章的交響曲。2003年,他親自執棒紐西蘭國家交響樂團在惠靈頓舉行首演後,馬上受到了各國邀請。最初的三年裏,《指環王》交響曲在世界各地演出了140場,成為當時現場演出頻率最高的交響新作。直到三年前找到這次來滬指揮的接班人埃裏克·奧克斯納,霍華德·肖才交棒。

樂器複雜

霍華德·肖在創作交響曲時,按照電影情節推進音樂發展,尤為注重通過營造磅薄氣勢和奇妙音效來加強聽覺效果。為此,他使用了大量“奇形怪狀”的民間樂器、古樂器和特製樂器。但是,他那天馬行空般的想像力,也為演出大大增添了難度。上交副團長周平説起備置這些樂器的“苦衷”似一言難盡:“一把夾在腰部演奏的愛爾蘭民間弦樂器,如今只有歐洲一家樂器商在製作,價錢貴得嚇人,我們只能根據圖片仿製。每一個聲部都有複雜的非常規樂器,通過四處尋找,有的在音樂學院找到了,有的只能用民樂器替代,如結構特殊的曼陀鈴,我們用音效相似的柳琴取代;蘇格蘭古揚琴,就用中國揚琴頂替,還有12根尼龍弦的吉他、歐洲古笛、日本太鼓、鐘琴等,都在上海以仿製、借用、替代的方法得到了妥善解決,也得到了經紀公司認可。所以,這臺音樂會可以説是獨一無二的中國版《指環王》的世界首演。”

要求苛刻

去年的夏季音樂節結束後,總監余隆就帶領團隊開始籌備節目。本屆夏季音樂節融入了“跨界”主題,大名鼎鼎的《指環王》交響曲理所當然地進入了他們的視野。這臺音樂會的演員陣容達250人之多,其中,樂隊部分的編制為105人左右,樂器多達近200件。更為複雜的是,音樂會採用了大螢幕播放《指環王》電影畫面對應現場演奏演唱同步進行的方式,製作要求也非常苛刻。記者從一厚疊文件中看到,美國製作機構對燈光、視頻、音響、舞臺、樂譜、運輸等,提出了近百項規格細則。周平説:“經過一項項逐步消化,我們已基本上達到了對方的製作規格。儘管投入這臺音樂會的人力、財力和時間,都要大大高於常規演出,但我們也學到了很多新的製作理念和手段。”

電視轉播

周平説:“為讓更多市民共用,爭取電視播映授權,是我們在談判中提出的重要條件。”然而,這個要求剛提出,就遭到了經紀公司的斷然回絕,因為這部交響曲首演以來,非常注重版權管理,連重達130公斤的樂譜都是從美國直接寄過來的,不允許樂團複印,電視授權更無先例。“但是,我們知道,作曲家本人非常重視《指環王》成為夏季音樂節的開幕節目。因此,我們告訴對方,開幕式演出必須電視轉播,這是公益性的規定,否則,只能改期或取消《指環王》的演出。”

經過長達半年多時間的反覆談判,雖然對方遲遲未能鬆口,但經過一再爭取,終於在上周表示同意。據悉,藝術人文頻道將錄播音樂會實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