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媽媽咪呀!》
作為國內首個購買國際版權、中國製造的中文版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已經完成了在滬32場和在京80場首輪演出。近日,眾多業界人士及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為該劇把脈聽診,並以之為範本,尋求文化産業的發展之道。
專家們對《媽媽咪呀!》中文版的藝術成就和推廣模式十分推崇,改編後的劇本更加本土化的特色,尤其讓一些專家感到欣喜。“臺詞中加入上海方言、北京話,讓觀眾更能融進劇裏。”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許舒亞説。連演112場,該劇採取的多場次模式,也讓業界人士看到了中國音樂劇逐漸與國際接軌的好苗頭。渤海産業基金執行董事李剡認為,駐場演出、巡演應是中國音樂劇的發展方向。
在觀看中文版《媽媽咪呀!》之前,央視主持人白岩松曾特意先觀看了該劇英文版的演出。他評價説,“剛開始5分鐘還會比較孰優孰劣,之後就完全沉浸在中文版的演出裏了,能吸引住觀眾,這本身就是成功。”在他看來,這种先模倣再創作的模式,不僅可以鍛鍊演員,還能培養劇迷,不失為發展中國音樂劇的好辦法。與此同時,他也為各家劇目“各自為陣”的現象感到憂慮,“在倫敦,大街小巷都有聯合票務亭,出售倫敦所有演出票,滿大街到處都是演出資訊板,一起宣傳很成規模,也能營造文化氛圍,而中國劇目的宣傳太單打獨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