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戈今日美術館講座:“中國藝術家的潛力”
我們處在一個非常複雜的時代,多元的價值觀足夠選擇也足夠排斥的時代。
我自己在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然後,又在蒙古地區工作幾年,又調回美術美院,也有些實踐活動,也在西方做過展覽。這就是我大概的簡歷。
關於中國藝術家的處境,我已經非常廣泛的感覺到,中國藝術家有很強的內在動力,但他和外在的環境是有衝突的。這也是我們做這個講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很多方面不對等。
“中國藝術家的潛力” 講座題目的由來
朝戈:我剛才其實説到了一點本質的地方。這個所謂本質的地方就是我們中國的藝術家,實際上現在內在情感裏頭有很大的需求和動力。我們不是不知道要表達什麼,這個是不成問題得。現在中國藝術家的巨大外在需求,一個是我們的環境希望看到什麼樣的藝術?一個是中國藝術界的等待是什麼?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世界對中國的藝術期待是什麼?我認為這裡頭有諸多矛盾。我是試圖在這些矛盾和關係中,能不能看清一條中國藝術家可以走的道路,可以比較好的、有價值觀的在這個關係中發展自己的藝術道路。包括贏得和理解我們所面對的國際國內環境,還有我們的市場環境。大體是這樣。這個問題不只是一個思維活動,更多的是一個實踐活動。它應該是在豐富的實踐、比較中成長起來的;應該是藝術家巨大群落的巨大勞動,也包括藝術界的重要贊助人,以及評論家都將在其中起到巨大作用。
中國藝術家的創作背景
1949年中國解放以後,面對的是冷戰時代,建立起了蘇俄體系的美術價值觀,就是面向社會、面向人民,包括跟國家政體有一種關係。三十年之後,也就是80年代起,中國開始改革開放,這個關係開始發生非常複雜的變化。這個時候最大的變化就是西方的思想觀念,包括現代的思想觀念和傳統的思想觀念都在80年代以後進入中國。這個時間一直持續到現在,可以説我們都還在這個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之中,我認為中國藝術家的坐標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像過去那麼容易,過去的標準很清楚,那麼,現在的標準就不很清楚。
我講的是這三十年,或者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面臨西方的、工業化的、強勢的後現代的這樣一個時代,我們中國藝術家的處境,就是他能做什麼?他可能做什麼?他想做什麼?或者人家是否想、期待、知道你做的這些藝術的意義?……這就是中國藝術家,尤其是年輕藝術家所面臨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