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汪建偉:綜合知識與現場經驗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08 14:24:47 | 出版社: 世紀墻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汪建偉是中國當代藝術家中比較特別的個案。他成名甚早,卻又早早放棄繪畫,幾番改變創作手段與風格,在多種媒體創作中游刃有餘;他的作品綜合了裝置、戲劇、舞蹈、音樂、影像等多種媒介形式,在每一個領域都表現得相當專業;他受到許多國際知名基金會、博物館的關注,是第一個參加卡塞爾文獻展、第一個獲得美國當代藝術基金會年度藝術家獎的中國藝術家。汪建偉對“國際化”、“跨界”這些常用在他身上的定位不以為然,認為無視一切界限才是藝術家進行創作的基本出發點。約好的採訪時間是在新年之後,地點在汪建偉遠離市區的工作室,灰黑色的大鐵門上用白色印刷體寫著“WJW”三個字母,是與周圍環境的唯一不同之處。工作室原是佔地兩千多平方米的廠房,汪建偉沒有做任何結構上的改造,只是進行了科學的規劃和利用,劃分為工作區、工廠、存放大型作品的倉庫、生活區等,秩序井然。記者和攝影師到達後,藝術家從房間裏迎了出來,橘紅色的羽絨馬甲、深藍色的牛仔褲,穿得“像個工人”,汪建偉説這就是他的日常裝扮,方便隨時進入工作狀態。

汪建偉的工作室離任何一個藝術區都不算太近,一個佔地兩千多平米的獨門獨院的舊廠房被規劃得井然有序,有工作室、簡單的生産車間、有和助手們討論項目的地方、還有存放作品的空間。這種冷靜低調的風格和藝術家本人的行事風格非常契合,不愛扎堆、不趕潮流。而他的作品也一如他的為人,很難用風格、流派、類型來界定。

早在1984年,汪建偉的一幅傷痕美術代表作《親愛的媽媽》就在全國美展拿了油畫類金獎,這是當時國內身為一個畫家在體制內能夠得到的最高榮譽。時逢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轉折期,剛剛從美術院校畢業的汪建偉面對的選擇很多,可以繼續做一個現實主義題材畫家,在體制內謀求發展;或者參與到轟轟烈烈的藝術革命大潮當中,成為八五新潮當中的一員。而他的選擇卻出乎很多人意料,他開始躲在家中大量閱讀科學與哲學書籍,吸收新知識的興奮之情蓋過了一切,幾乎花費掉了他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這種知識的內化在汪建偉身上的影響很快表現出來,1990年以後,汪建偉選擇放棄架上繪畫,放棄體制內的功成名就,開始了對“當代藝術”的嘗試。之後,裝置、觀念、影像、戲劇、音樂等等手段,都被融合進他的作品當中。在當代藝術上的嘗試給汪建偉帶來了更廣泛的名聲和國際上的認可。1997年,他便以錄影作品《生産》被邀請參加了卡塞爾文獻展,是國內參展第一人;2008年,美國當代藝術基金會把年度藝術家獎金髮給了汪建偉,這是中國藝術家首次獲此殊榮。如今,這位完全無法判斷其年齡的藝術家創作力旺盛且風度翩翩,每日讀書、創作、排練、與人溝通,時間被安排得滿滿噹噹,他説他平時就住在工作室裏,奉行一種“節約”的生活方式。

和那些在video作品中吸收電影技巧或戲劇因素的藝術家相比,汪建偉可以説是個真正意義上的“多媒體”藝術家。他在不同的技術系統內都表現得相當精通,參加過歐洲最學術的戲劇節、國際知名的電影節、專業的紀錄片節……而他使用了形式各異的媒介手段,綜合了不同的技術系統來生産作品。也正因如此,在眾多對他以及他的作品的評價中,“跨界”是個出現頻率非常高的字眼。汪建偉自己並不使用“跨界”這個詞,因為使用它的先決條件是承認有一個“界”的存在,長此以往,界墻反而會越築越高。藝術家的意圖在於讓界限消失或者根本無視任何界限,這種想法有點唯心的意思——當你不認為有墻的存在時,墻便不再是墻了。如果非要給這種多媒體實踐尋找一個詞來概括,汪建偉通常使用的是 “知識綜合”。通過學習人們已經學會了局部地使用分門別類的知識:從哲學裏知道看世界的方法,通過科學了解了進步,汪建偉所要做的便是嘗試將各個知識系統進行綜合,讓觀眾用各種知識同時去感知、判斷和行動。正如他所説:“每個人都有綜合的經驗,你可以大膽的使用它。”理解了這句話,才可以更貼近和理解他的作品。

1  2  3  4  


下一頁伸向天堂的手臂 施耐德的《天梯》展上一頁From Dr. Géza von Habsburg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銀行2011年3-4月刊
· 民國大美術
· 西方經典收藏 不再是觀望 Time for impressionism
· From Dr. Géza von Habsburg
· 汪建偉:綜合知識與現場經驗
· 伸向天堂的手臂 施耐德的《天梯》展
· 異化的身體和被異化的行為  “行為藝術中國文獻——1985-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