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汪建偉:綜合知識與現場經驗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08 14:24:47 | 出版社: 世紀墻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汪建偉的創作脈絡

汪建偉的身份是藝術家,這似乎是個不容置疑的事實。他是正規美術院校接受教育並以優異成績畢業;繪畫作品獲得了國內最高獎項;畢業後的工作檔案落在北京畫院……這些“硬性指標”明確了他的藝術家身份。然而有趣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內,身為藝術家的汪建偉所做的很多作品,都被質疑是否可以被稱作“藝術作品”。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跨界實踐。將汪建偉歷年的作品梳理一遍後發現,他在對新的表現手段使用進行不斷地探索,語言的使用在逐步的豐富和成熟,從最早的單一媒介到現在的非常複雜的綜合媒介組合,可以看到一個相對清晰的脈絡。

《文件》

《事件》

《迴圈-種植》

在對其他媒介可能性進行探索之初,他製作出《文件》、《事件》等難以展出、難以分類、更難以理解的作品。《文件》創作于1992年,整個作品是一個“觀念”,由形形色色的文件、數據構成,這件作品至今只在小漢斯的展覽上展出過一次,直至今天,與我們所理解的藝術本體依然相去甚遠。1994年,汪建偉實施了一個看似與藝術完全無關的計劃——《迴圈-種植》。他回到自己插隊的地方進行了一次農業實驗。他與當地農民簽定協議:農民出田、他出種子,在一畝田裏播種新品種的麥子,雙方共同承擔風險與收益。實驗的結果是試驗田比其他普通田每畝多收了150斤小麥。按照協議,他與農民對收成的糧食進行了分配,一份交公糧、一份作為種子、一份留給農民做口糧、一份是汪建偉自己的收成。這樣,藝術家在完成作品的同時,還有了100斤的糧食收益。當然,他用錄影機記錄了這個種植實驗的全過程。很多人在了解整個作品操作過程之後提出質疑,一個農業行為如何就變成了藝術行為?在這裡,汪建偉所運用的正是他的“藝術家身份”,藝術家所要探討的問題是這樣一種身份在進入其他領域時所産生的新的關係。拿藝術家自己的話來説,“這個作品實際上是在不正確的地方,不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我希望打破社會的認知界限”。

《生産》

《生活在別處》

1997年,汪建偉用錄影機拍攝了錄影作品《生産》,他回到老家拍攝了四川的幾個茶館,紀錄了裏面的人生百態。這部作品既探討了公共空間與私人領域的錯綜關係,也是對“藝術生産”方式的一種探索。創作于1998年的作品《生活在別處》曾在1999年10月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放映。汪建偉用了一年的時間,以紀錄片的手法對四戶農民進行拍攝。這四戶農民居住在一片未完成的別墅內, 種地、養豬、外出打零工,他們的生活就展開在這一片幾乎超現實的建築當中。故事的背景可以看做是一段歷史經濟大潮的縮影,92年國內房地産經歷了一段泡沫增長,一夜之間由農田變成別墅樓群的建築工地,之後又很快在中央經濟的“宏觀調控”聲中下馬,變成一片未完工的、只有鋼筋水泥的廢墟。藝術家拍攝了這些人的大量日常活動,他感興趣的是這些居住在 “他處”的農民和這片不屬於他們的廢別墅區的關係。

1  2  3  4  


下一頁伸向天堂的手臂 施耐德的《天梯》展上一頁From Dr. Géza von Habsburg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銀行2011年3-4月刊
· 民國大美術
· 西方經典收藏 不再是觀望 Time for impressionism
· From Dr. Géza von Habsburg
· 汪建偉:綜合知識與現場經驗
· 伸向天堂的手臂 施耐德的《天梯》展
· 異化的身體和被異化的行為  “行為藝術中國文獻——1985-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