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7日是第26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全球宣傳主題“糧食、飼料、纖維”。中國宣傳主題為“攜手防沙止漠 共護綠水青山”。在過去的10年裏,農業和糧食系統的可持續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全球人口增長、氣候變化造成的威脅、水資源短缺和可耕地土地供應的限制,為提供長期持續的食品、飼料及纖維帶來了新的緊迫性和挑戰。
荒漠化是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等因素使乾旱、半乾旱和具有乾旱災害的半濕潤地區的土地發生了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於一種或多種營力結合以及不合理土地利用,導致旱農地、灌溉農地、牧場和林地生物或經濟生産力和複雜性下降及喪失,其中包括人類活動和居住方式所造成的土地生産力下降,例如土地的風蝕、水蝕,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的退化和自然植被的長期喪失。
1994年12月19日,第49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大第二委員會(經濟和財政)的建議,通過了49/115號決議,從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為“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此舉旨在進一步提高世界各國人民對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認識,喚起人們防治荒漠化的責任心和緊迫感。1996年12月,《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正式生效。
新中國的治沙之路最早可以追溯至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氣候原因,八大沙漠周邊的土地沙漠化與荒漠化更加嚴峻,嚴重影響了北方氣候,甚至造成“沙塵暴”。林墾部決定在石家莊組建冀西沙荒造林局,並首次提出了“植樹造林,防風治沙,變沙荒為良田和果園”的奮鬥目標。
1954年,我國第一個沙漠科學研究站在寧夏中衛建立,麥草方格治沙技術被首次提出,有效阻止了沙漠擴張。1958年,國務院成立治沙領導小組,中國科學院治沙隊正式成立。6個治沙綜合試驗站相繼設立,我國西北沙區定點試驗研究佈局初步形成。
1978年,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啟動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工程規劃期限為73年,工程區橫跨北方13個省(區、市)的551個縣(旗),總面積達406.9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42.4%。
中國1996年成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締約國,每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都會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20多年來,中國在荒漠化治理的道路上勇於探索、積極行動。2002年1月1日,我國《防沙治沙法》開始施行,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
截至目前,全國沙化土地面積由1996年年均擴展2460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創造出可供各國借鑒的成功經驗和治理模式,為世界荒漠化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其中,庫布齊沙漠作為我國第七大沙漠,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被聯合國確定為“全球治沙樣本”。2017年9月,聯合國發佈第一份生態財富報告顯示,庫布齊已修復綠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創造5000多億元生態財富,讓當地10萬農牧民脫困。
2019年2月,美國國家航太局研究結果表明,全球從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綠化面積中,約1/4來自中國,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