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以其“五絕”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聲海內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奇景代表著江淮山河之美。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黃山不僅是一座美麗的自然之山,還是一座豐富的藝術寶庫。自古以來,人們遊覽黃山,建設黃山,歌頌黃山,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産。
唐代詩人李白遊覽黃山時留下的“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詩句,至今仍在傳誦。美麗神奇的黃山孕育了“黃山畫派”,創立了以黃山為主要表現對象的山水畫派,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影響深遠。當代藝術大師劉海粟一生十上黃山,採用獨特的潑墨新技法,創作了大量以黃山為題材的藝術佳作。
這是一座全球綠色名山
景區林木茂密,溪瀑眾多,素有“天然植物園”和“天然氧吧”之稱。1805種高等植物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37種,首次在黃山發現或以黃山命名的植物28種,其中黃山松的傑出代表--迎客松,馳名中外;323種脊椎動物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8種。黃山還是長江、錢塘江(古稱“浙江”)水系在安徽境內的分水嶺,為其提供了潔凈的水源。創建了首批全國低碳旅遊示範區、首批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首批“全球最佳管理保護地綠色名錄”,並開展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申報工作。黃山山脈方圓1200平方公里,景區內群峰競秀,怪石林立,神奇幻化,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最高峰—蓮花峰海拔1864.8米。
這是一座中華文化名山
黃山古稱“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得名。相傳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在此“修煉而仙”,唐玄宗李隆基篤信道教,遂于公園 747年敕改黟山為“黃山”(黃帝之山)。千百年來的人文活動,映射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審美體驗,遺留下彌足珍貴的歷史遺跡、遺存,催生了豐富多彩的山水文化作品,孕育了中國畫壇獨樹一幟的奇葩--“黃山畫派”。1990年,入選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名錄;2004年,首批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每年有超過300萬來自全球的訪問者,充分享受了具有世界意義的天然美景、體驗了色彩斑斕的多元文化。“對於從四面八方來到這個風景勝地的遊覽者以及藝術家而言,黃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這是一座世界風景名山
境內峰巒疊嶂,巧石林立,青松爭奇,煙雲萬象,構成了萬千幻化的壯麗景觀,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奇松千姿百態、怪石惟妙惟肖、雲海氣象萬千、溫泉常年噴涌、冬雪分外妖嬈,黃山日出、晚霞、霧凇、佛光、秋色等景觀各得其趣。“它山之景以形勝,觀可窮;黃山之景以變勝,觀無窮”。1019處自然與人文景觀異彩紛呈,為黃山贏得了“震旦國中第一奇山”“人間仙境”的美譽。1985年,作為唯一山嶽入選“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沒有見過黃山的奇峰怪石,你就不會懂得中國山水畫的美;不曾領略黃山的雲海松濤,你就無法進入中國詩詞歌賦的意境。”
這是一座科學管理名山
遵循國際化導向、系統化戰略、智慧化支撐,強化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體驗化參與,不斷追求卓越管理品牌。主持或參與起草了風景名勝區、旅遊景區管理與服務的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景觀保護與管理國際榮譽獎”、世界旅遊業理事會“目的地管理獎”、亞太旅遊協會“中國旅遊業社會責任獎”以及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旅遊服務品質標桿企業、中國品質獎提名獎等國際國內重大獎項。
這是一座可持續發展名山
持續推進世界遺産地可持續旅遊(黃山)觀測區、全球可持續旅遊目的地(黃山)實驗區建設,創建了首個世界優秀(景區)目的地。2013年,作為亞洲唯一單位參與制訂的《全球可持續旅遊目的地準則》對外發佈實施,搶佔了國際話語權。黃山“生物與地質多樣性保育、文化多樣性尊重與交流、公眾教育與遊覽體驗度提升、公平受益與社區幸福度增強”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等宣傳推廣。2014年和2016年,兩次入選“全球百佳可持續目的地”。2016年,在中國大陸率先通過地球測評銅牌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