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訪談 | 外國使節看中國 | 專家學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網上直播 | 視頻中國
 瀏覽中國網欄目

時勘談災後心理援助相關問題

中國網 | 時間: 2008-05-29  | 文章來源: 中國政府網

 [時勘]我簡單重復一下:一,用心傾聽他的心聲。二,尊重情緒表達。三,陪伴解決問題。四,面對災難,原諒自己。

[主持人]在抗震救災宣傳中,媒體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網民“邁克爾泰森”説:請問在影響和引導網民情緒、幫助網民保持良好心理狀態上,您認為媒體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應該如何更好地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

[時勘]我作為一個心理學研究者,首先我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真誠地感謝新一代的新聞工作者,包括今天的主持人以及在中國政府網工作的同志,以及現在協助我們做一些工作的新聞工作者。其實這次事件,不僅這次,包括前一次奧運火炬傳遞過程中,新聞媒體發揮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但還要感謝我們政府,我們政府在新聞報道這方面來講,得到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人民、政府的高度評價和讚揚,就是新聞的透明性,資訊來源還是主要靠新聞工作者,包括網路系統、報紙、電臺、電視臺等等。我們怎麼進行正確的引導呢?首先講一個概念,災害事件最主要的就是風險認知,同樣是一個事件,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報道它時,對於各種受眾,實際上反映是不一樣的。舉個簡單例子,大家看到這是一個杯子,杯子的水正好是一半的時候,這同樣是一種資訊,我們在災害事件過程中,還是要適度地向正面資訊轉移。比如説我報道搶救100個人,死亡了5個人,搶救出95個人,那我們更希望報道的是救活了95個人,這個在人的心理反映過程中,並不是我們回避事實,在災害報道中,對資訊的方向性是很關鍵的。

[時勘]第二,謠言。比如説在SARS期間,當時在廣州就出現過説打個照面就會把SARS傳染過來了。5.12下午也有人傳説晚上北京也有地震,但政府馬上出來辟謠。新聞媒體在這裡起到很好的作用,就是沒有傳這個謠言。針對這種情況,記者最大的責任就是用強有力的事實依據去公佈,這樣有些謠言就不攻自破了。所以記者朋友們在這次過程中,學一點心理學的知識,結合實際情況,發揮新聞工作者的能動性,加強新聞的透明。總的來講,在謠言控制裏有一個從眾效應,有個教授叫阿西,他找了7個人來看一個線段,這個線段和對比線段當中最短的一個是相同長度的,安排他在第五個進行對比,前面四個人都是認為是和第二短的線段同樣長度的時候,他會覺得我自己是不是有問題了,他最後就照著大家的意思講了。這就是謠言的傳播效應。

[主持人]這次地震發生之後,我們國家在第一時間就採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我們國家的領導人也在第一時間趕往災區指揮抗震救災,我們的媒體行動也很快,另外我們還要關注到心理援助救助的速度也非常快。網民“隨我漂泊”問:據我了解,地震後,中科院心理所也派專家前往災區進行心理援助。他們是什麼時候去的?去了多少人?到目前為止已經做了哪些工作?為受災人員提供了哪些幫助?

 [時勘]在5月12日的下午,當時我在科學院管理學院,我們心理所的所長張侃教授是國務院應急專家委員會委員,馬上到科技部開會,另外北京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和北師大的教授都分別到教育部和衛生部開會,很快就行動起來。但我們這次行動有三個大的學會,首先是中國心理學學會,張侃同志是心理學學會會長,心理所派出第一支隊伍是在災難發生的第二天,去了三個人。管理學院也派了救助人員去。現在我們的成都分院就在災區。中國心理學會,特別是中國社會心理學學會把呼籲發佈到全國31個省區市,當時我們就編制出4套心理手冊。另外就是一些志願者,他們組織了海內外的學生趕赴災區。

 [時勘]北京師範大學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好,他們從幼兒園的孩子到小學,到中學都有不同心理輔導手冊。現在中國專業的心理工作者大概有幾千人。我們做的很多工作都是由四川省科技廳進行統一指揮,由張侃同志做主要聯絡人。現在最可敬的就是唐山去的志願者徐老師,胡錦濤同志和他握手並囑咐他運用唐山地震的經驗把心理援助工作做好。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相關報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