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薦讀

開放的中國與世界共用發展機遇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俞子榮 丨 時間:2022-12-06 丨 責編:華章

俞子榮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

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逐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在參與世界經濟發展進程的同時,也為世界經濟的持續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的10年,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已經提升至18.5%,穩居世界第二位,特別是面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疊加共振的複雜形勢,中國積極採取對策著力穩定經濟增長,並通過構建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中國機遇。


改革開放使中國融入世界經濟

改革開放是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起點。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此後中國通過大力發展對外經濟貿易、鼓勵吸引外商投資、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及不斷推進國內市場化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持了中國經濟的長期較快發展,塑造了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使開放的中國經濟逐步成為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僅從對外貿易的增長來看,1978年中國外貿總額為206.4億美元,佔世界比重僅為0.8%,到2000年則已經上升至4743億美元,佔世界比重大幅躍升至6.4%,對世界貿易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10.8%。


外商對華投資與中國經濟發展相互成就。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大量外資開始進入中國,帶來了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中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快速增長的市場消費需求也為外商投資提供了巨大市場和增長動力。據統計,截止到2000年底,中國累計批准設立36.4萬家外資企業,實際使用金額3483.46億美元。僅2000年,外商投資企業工業産值就佔全國工業産值的27.11%,佔全國稅收增加值的24.16%,進出口總值佔全國進出口總值近50%。


加入世貿組織使中國真正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二戰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為核心構建了戰後的世界經濟體系。開放的中國從1986年開始正式提出恢復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前身)締約國地位,開啟了歷時15年的復關和入世的艱難歷程。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質疑中國的經濟體制、外貿體制並不斷提高要價,經過艱苦談判,中國最終於2001年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入世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階段,標誌著中國經濟真正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並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進入到發展的快車道。


中國擴大開放持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

入世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中國已經成為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雙向貿易助力世界經濟增長。擴大開放以及入世極大推動了中國與世界各國間的貿易發展。據統計,2001—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總額從0.51萬億美元增至6.05萬億美元。近10年來,中國貿易對世界貿易增長的貢獻更為明顯:中國貨物進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從2012年的10.4%增至2021年的13.5%,並從2017年開始連續5年保持了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服務貿易總額從2012年的0.48萬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0.82萬億美元,全球排名從第三位升值第二位。在習近平主席的親自倡議和推動下,中國自2018年開始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對世界經濟發展的“穩定器”作用,並將其打造成為支援經濟全球化、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國際公共産品。根據《2021中國進口發展報告》的有關數據,在2010—2020年期間,中國對世界進口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7.7%,遠高於美歐等發達國家。截止2021年,中國已經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貿易國地位。


雙向投資促進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發展。入世後,中國利用外資和對外直接投資的雙向投資水準持續提升,製造業領域生産要素和産業鏈的整合規模不斷擴大,為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的融合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利用外資方面,2017年以來中國實際使用外資規模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二,2021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比2012年增長了53.1%,其中,高新技術産業實際利用外資佔比不斷提升,製造業中間品貿易全球佔比穩居世界首位。在對外直接投資方面,根據《2021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的有關數據,中國連續10年位列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前三名,近10年累計對外直接投資達1.34萬億美元,連續6年全球佔比超過10%。


共建“一帶一路”成為共同發展新模式。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貿易合作不斷推進。根據《中國“一帶一路”貿易投資發展報告2022》,2013—2021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達11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累計1613.1億美元,涉及領域包括港口等基礎設施以及電子商務、通訊技術、金融業等行業;在24個沿線國家建設了79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430.8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34.6萬個就業機會;在沿線國家承包工程合同額和營業額累計分別為1.08萬億美元和7286億美元;截止2022年1月底開行中歐班列超過5萬列,通達歐洲23個國家、180多個城市。總之,共建“一帶一路”正在成為中國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和共同發展的新模式,極大促進了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使沿線國家民眾有切實的獲得感。


自由貿易區建設助推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目前,中國已經簽署了19個自貿協定,涵蓋26個國家和地區,初步形成了以周邊為基礎、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貿區網路,對推動中國與世界的經貿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2021年,在貨物貿易方面,中國與自貿夥伴(不含港澳臺)的貨物貿易額達到2萬億美元,較2003年增長了25倍多,中國自貿區的貨物貿易覆蓋率達35%左右;服務貿易方面,中國與主要自貿夥伴的服務進出口3680.3億美元,佔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的48.1%;利用外資方面,中國利用自貿夥伴外資在達1514.6億美元,佔比進一步提高到87.3%;對外投資方面,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貿易戰等因素影響,中國對自貿夥伴的投資流量仍達到1280.5億美元,約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總額的71.6%。同時,自貿協定使得中國與自貿夥伴間的經貿關係更加緊密,在26個自貿夥伴中,中國已經成為20個自貿夥伴的第一大貿易對象,還是13個自貿夥伴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20個自貿夥伴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中國成為全球增長引擎。中國強勁且持續的經濟增長不斷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已經成為世界經濟重要的增長引擎。2013年至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38.6%,超過G7國家貢獻率的總和,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由於新冠疫情蔓延全球重創世界經濟,各國經濟都面臨巨大挑戰,保持增長的中國經濟成為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器。2020年和2021年,中國GDP增速分別為2.3%和8.1%,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一枝獨秀。2022前三季度,在新冠疫情有所發展,部分重要省市經濟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下,中國GDP仍實現了同比增長3%,貿易總量達到了30781億美元,同比增長10.3%,這為當前深受不確定性困擾的世界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


開放的中國與世界共用發展新機遇

雖然當前經濟全球化發展面臨很大挑戰,但是中國始終堅持擴大開放的基本國策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動搖,持續推動高水準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共推“一帶一路”建設,擴大自貿區網路。


當前,尋求經濟復蘇的新動力、新需求和新增量成為世界各國發展面臨的重要議題。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並非“閉關鎖國,固步自封”,而是在繼續保持擴大開放條件下的雙迴圈,通過發揮內需潛力,更好聯通並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國內國際經濟大迴圈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由此,為世界各國進入並拓展中國市場提供了無限商機,讓中國市場真正成為全球的共用大市場。


2022年1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生效實施是中國自貿區開放戰略取得的最新進展,對區域和世界的積極效應正逐步顯現。2022年上半年,中國與RCEP夥伴貨物貿易總額達9388億美元,同比增長6.4%,承接RCEP夥伴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238.6億美元,增長33.7%,在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181家,佔比為12.6%;實際投資金額114.5億美元,同比增長15.7%,佔比為10.2%。下一步,隨著區域範圍擴大和成員的增加,RCEP將進一步激發區域市場潛力,為各國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促進區域經濟更加開放與融合。


展望未來,中國將秉持發展共贏理念:進一步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發展,優化升級貨物貿易,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擴大優質産品進口;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加大制度型開放,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 ;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繼續深度參與産業分工與合作,與世界共用發展動能,使發展紅利惠及各方。正如習近平主席在2022年11月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國將持續推動各國各方共用中國大市場機遇,共用制度型開放機遇,共用深化國際合作機遇。(來源:中國報道)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