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究竟意義何在?中國網觀點中國欄目推出“中國式現代化之路”系列述評,全面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性意義。
唐愛軍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在近代遭受嚴峻挑戰和全面危機。中國向何處去?為尋求答案,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赴後繼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産黨應運而生,擔負起尋求救國救民光明道路的歷史使命,其所開創的中國革命道路特別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使其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從世界體系邊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傳統國家的現代化轉型
中國面臨的現代化任務是歷史的必然。近代中國要實現現代化的前提是反對帝國主義,實現民族獨立。中國通過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實現了民族獨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民族獨立的革命道路同時也決定了現代化道路基本方向: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將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結合,使中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
不管如何界定現代化,其核心始終是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大變革。中國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中國奇跡”——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現代化關涉到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型,內含著文明進步邏輯。對於中華民族而言,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根本意義在於,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是使傳統文明體整體轉型、進入現代文明的成功通道。
中華文明在現代性文明中的接續發展
民族危機必然帶來文化危機、文明危機,而後者是更為深刻的民族危機。近代以後,曾經創造了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遭遇文明難以賡續的深重危機。如何救亡民族、賡續文明?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答案。
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用社會革命的方式解決民族危機、文明危機。中國革命不但解決了救亡問題,還傳承了中華文明。毛澤東曾説:“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産。”中國革命解決了民族獨立,讓中華民族站起來了,也讓中華文明接續下來。但是真正讓中華文明在現代世界繁花盛開的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它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蓬勃生機。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深刻改變了中國貧窮落後的狀況,創造出“中國奇跡”,為中華文明在現代世界的存在提供了堅實基礎。文明的果實是既得的生産力,生産力是文明的最核心本質。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及其生産力效應是中華文明在現代社會得以繁榮的最根本前提,也是中華文明主體性最有力的顯現。中國式現代化超越了“傳統-現代”二元對立模式,中華文明在“文明融合”中返本開新、枝繁葉茂。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對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並且主張借鑒吸收人類文明成果,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隨著中國崛起、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中華文明伴隨著當代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而不斷增強自身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中華民族的精神自立
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性質,也沒有改變中華民族被動的精神狀態。中國人的精神自立始於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共産黨的誕生。毛澤東曾説:“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後,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
中國革命解決了民族獨立問題,為精神自立創造了最根本前提。中國式現代化解決了中華民族落後狀態、中國人民貧困問題,為精神自立奠定了物質基礎。如果工業落後、物質貧困,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精神自立。自立或獨立不僅是政治概念、文化概念,更涉及工業化的問題。
中國式工業化、現代化道路讓中華民族不斷從“四個現代化”,走向“小康式現代化”,並正邁向“全面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讓十四億多中國人民擺脫貧困,實現全面小康,使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變為現實。中國人民在現代化的接續奮鬥中增強了志氣、骨氣、底氣,在實踐的歷史主動、創造中彰顯了精神的自信、自立、自強。(責任編輯:安然 樂水 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