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薦讀

美國對中國搞科技“脫鉤”是自斷經脈

來源:新華社 丨 作者:新華社記者 丨 時間:2021-06-11 丨 責編:郭素萍

  美國一些政客出於遏制中國發展的企圖,近年來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對中國高科技企業不斷進行打壓。美國國會參議院日前通過“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再次把矛頭對準中國,強調通過經濟、科技等各種手段同中國開展競爭,並企圖推動與中國的科技“脫鉤”“斷鏈”。


  然而,強行切割、阻斷早已血肉相連的中美科技交流與互動,折損的不只是中國利益、世界利益,切斷也是美國自身科技進步的動力源泉,損害的是美國科技企業的豐厚收益,奪走的是美國民眾的工作機會。


  在科技領域,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交流合作是兩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共同期待,中美合作成果也一直為應對氣候、環境、生態、能源、疾病等全球性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對世界穩定發展持續産生深遠影響。


  大量事實證明,破壞中美既有科技交流合作,正在打亂全球用了數十年建立起的科技合作生態與供應鏈良性反饋和迴圈機制;正在嚴重干擾全球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動和科研資源的全球佈局;在氣候變化、新冠疫情等迫在眉睫的人類危機面前,正在給國際社會有效推動相關應對機制的建設平添障礙;在基因編輯、人工智慧等顛覆性技術領域,正使得國際社會在相關的倫理討論、標準制定等方面越發難以協調;在基礎科學領域正在增加科研人員的重復性勞動,減緩世界創新和發展速度;在網際網路等領域製造不同體系,正在導致並加劇世界分裂,嚴重影響世界經濟安全和秩序……


  對美國自身而言,加大對華制裁封鎖,同樣正在損及自身科技産業發展,拖累貿易和經濟復蘇。


  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簽署40多年來,從硬體到軟體,從基礎科學到應用研發,兩國科技發展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彼此融合中不斷優化鞏固推進。中美科技交流合作也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格局,呈現無法阻擋的燎原大勢。美國科技企業蓬勃發展,龐大的中國市場、尤其是迅速崛起的中國中産階級市場為其新技術和新産品開發提供了重要動因。


  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基金會主席亨利·保爾森反對形成“經濟鐵幕”,使供應鏈脫鉤。他認為,“脫鉤”最終將在全球經濟中建立不相容的規則和標準,阻礙創新和經濟增長。針對美國有識之士一直呼籲雙方建立協調機制,保爾森認為可以先從一些比較容易協調的方面入手,以建立合作勢頭和相互信任,並在此基礎上繼續前進。


  事實上,悖逆潮流的“脫鉤”“斷鏈”難行其道。美國權威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發表的論文顯示,與新冠大流行前相比,中美科學家合作完成的涉冠狀病毒的相關論文數量顯著增加,這表明中美之間牢固的科學合作關係是人類應對共同挑戰的必然需求。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教授珍妮·李坦言:“鋻於美中緊張態勢加劇,特別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我們以為美中相關合作會減少,但令人欣慰的是,恰恰相反。”


  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在日益互聯的世界中,搞技術圍堵等同於自我孤立。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正在面臨動蕩變革的新挑戰。要維護中美兩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福祉,中美兩國應加強優勢互補,而非脫鉤切割;應加強相互融合,而非彼此隔離;應致力合作共贏,而非衝突對抗。肆意挑起國際對抗,到頭來只能是損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