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偉 北京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現代化的實現與超越是中國共産黨的百年使命。
現代化是1500年以來由西方文明引領的時代大潮。農業革命打開了人與自然相處的關係模式,開啟了人類文明史。工業革命在促使傳統社會轉變為現代社會的同時,基於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形成了一種擴張性文明。歷史學家斯塔夫裏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説:“正是科學及與它相關的技術,使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成為可能。”
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由於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中國在近代被世界快速發展的現代化浪潮甩在了後面。1840年鴉片戰爭,帝國主義用堅船利炮打開了貧弱中國的大門。這個傳統農業社會受到強烈衝擊的同時,中華民族也被裹挾進現代世界。如何實現現代化,如何與1500年以來崛起的西方文明相處,成為中國1840年以來最大的政治。
帝國主義用武力為資本開拓中國市場的時候,首先以洋槍洋炮向國人顯示了工業文明的物質力量。自此,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開始了中國現代化的求索之路。馬克思主義理論是認識現代社會最成熟的思想武器。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使中國的先進分子突破了迷思。毛澤東同志説:“用無産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1921年,中國共産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産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歷經二十八年浴血奮戰,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完成了站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實現有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現代化的諸多特徵都不及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和大眾生活水準的普遍提高更直觀。有了獨立自主發展的政治地位,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的第一步。經過30年的艱辛探索,我國基本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工業化“從無到有”的問題。雖然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對於“進京趕考”的艱巨性和現代化建設的長期性有著充分的思想準備,但是學習蘇聯模式、急躁冒進的政策,使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出現偏差,國家的現代化發展沒能全面推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堅持把經濟建設作為黨和國家工作中心,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通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40年多年的艱苦奮鬥,我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積貧積弱的中華民族完成了富起來的又一次歷史性飛躍。改革開放使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和長遠角度,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民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日,將是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之時。融入現代化是為了超越現代化,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就是為超越現代化而生。如何通過創新,解放和發展生産力,探索用制度建設和文化自信化解資本主義生産方式下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對立,讓中華民族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崇高追求,經過現代化的洗禮重新煥發光輝,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面對和回答的時代課題,是中國共産黨人在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2021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標誌著在中國共産黨迎來百年華誕新的歷史時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已經開啟。宏偉藍圖已鑄就,使命擔當在路上。(責任編輯: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