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原創推薦

就地過年,實現著從家到國的情懷昇華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謝偉鋒 丨 時間:2021-02-18 丨 責編:唐華 樂水

謝偉鋒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今年過年不回家,為了安康你我他。我們這次的分離,是為了下次更好的團聚。”最近,一首來自深圳的精品原創歌曲《為了更好的相聚》在當地衛視播出,歌詞感人至深,旋律朗朗上口,應景地唱出無數人的心聲。因為共情,所以動人。在這個牛年新春裏,很多人因為響應“就地過年”的倡議,從而對親情有了更真切的感受。一些人的“小家”暫時未能團圓,卻為所有人的“大家”平安祥和增添充足底氣和信心。識大體,顧大局,明大義,這一份從“家”到“國”的情懷昇華,也構成了這個春天的溫暖記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歷來抱有家國情懷,崇尚天下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和衷共濟、風雨同舟”。由己而家,由家到國,是炎黃子孫始終不變的精神譜係。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家開始出發;在各個地方為夢想打拼,為國添磚加瓦,在春運這個曾經“史詩級的幾十億人次大遷徙”裏,就能折射出過去整年刻印下的奮鬥足跡。而今年春運,“高鐵預售票下降6成”“春運前三天發送旅客數比去年同期下降75%”“多趟車次陸續停運”……諸如此類的新聞所映照的,是無數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你我他在堅守中積蓄著繼續前行的不竭動力,待到重回崗位時,定當不負春光不負卿。

春節乃百節之首。中國人的情懷最容易在春節這個重要節點上找到融合,以此完成“其命維新”的銜接,這正是中國人內心深處對於家國情懷的那一份傳承和皈依。而這份情感上期待的美好,卻也包含著很多人的負重前行。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公司三明站客運值班員陳莉因為工作原因,已經連續9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今年她響應號召,和遠方的父母告知要就地過年。和陳莉一樣,今年春節,很多人的團圓雖然不再是“面對面”,倒也催生了“雲拜年”“雲聚會”的諸多新興場景。但不管時光和境遇如何改變,在華夏兒女心中所泛起的那份對“家”與“國”的認同,都無可取代。

留守也能體會到年味的溫馨,汗水更能折射出陽光的溫暖。江蘇徐州一家新能源車公司一場專門為留廠過年的外地職工舉辦的活動熱鬧喜慶,歌舞、戲曲、銅管樂演奏等節目精彩紛呈,讓職工切身感受到來自“第二故鄉”的溫暖和關愛;在吉林供電公司,職工們積極響應就地過年倡議,239名青年員工選擇就地過節,他們積極投身到志願服務中,為子女在外地無法回家過年的老人們配送營養餐;北京西城區發起“留京過年新風尚、志願服務享別樣年味兒”活動,近500名志願者報名……無數的中國人都是努力讓夢想照進生活的奮鬥者,在這個不回家的春節裏,他們感受到他鄉的溫暖,同樣也付出自己的毫末微光。在對故土眷戀和夢想實現之間,達成著人生軌跡與社會發展的“美美與共”。

就地過年,實現著從家到國的情懷昇華。對於樸素的中國人而言,能打動他們的三個字往往不是“我愛你”,而是“回家啦”,但要將個體生命與國家民族命運融匯在一起,不僅是心中的鮮明底色,更是腳下的堅決行動。這個春天,無數人已然用“留下來”表達了疫情之下人們對國家的支援和對未來的信心。這是一份擔當,更是一種力量。(責任編輯:唐華 樂水)


專欄
薦讀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