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原創推薦

就地過年,讓歡樂“不打烊”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李桂啟 丨 時間:2021-02-16 丨 責編:樂水

李桂啟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庚子過去,牛年已至。2021年春節因疫情而不同,為了減少疫情傳播的風險,更多的人選擇了就地過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和倡導就地過年背景下,滿足就地過年群眾文化和旅遊需求,將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建議落到實處,既是一項民生試題,也是一項治理考題,考驗著各地政府部門的為民情懷和管理智慧。

“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 前不久,中辦國辦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其中就包括滿足就地過年群眾文化和旅遊需求。日前,習近平總書記赴貴州考察時也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做好就地過年的服務保障工作,讓群眾過一個特別而又溫馨的春節。”可以説能否適應當下疫情防控形勢需要,更好引導和滿足人民群眾就地過年的文化和旅遊消費需求,積極營造良好的節日氛圍,提高春節期間全國文化和旅遊假日市場工作“成色”,牽係著生活煙火,連接著年味濃度,關係著民心穩定。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據相關媒體披露,今年超七成農民工選擇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在這個即將到來的特殊春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如何讓年味不減?如何讓就地過年的群眾留得住過得好?如何讓“就地過年”的群眾享受到豐富的文化大餐?如何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度過一個安全、有序、歡樂、祥和的春節,讓外出務工人員在異鄉也能感受到春節濃厚的氣氛,讓年味更濃,心裏更暖?把一個個問號拉直變成驚嘆號,不僅折射出各地區各部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的高低,更彰顯出成色十足的民生溫度,體現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文化過大年,讓歡樂“不打烊”。連日來,各地區各部門,將一份份“文化大禮包”遞到老百姓手中,增強群眾滿意度。從春運首日“年味列車”開進長沙南站候車大廳,手工藝人現場教授窗花剪紙、贈送窗花,書法家為旅客現場寫春聯送祝福,讓乘客帶“福”回家;到四川推出上千場線上線下文化活動,開啟2021年春節文化盛宴;再到杭州市面向留杭過年外來務工人員重點推出十項“新春文旅惠民月”舉措,同步發佈804項送文化、送旅遊活動與優惠,讓在杭“打工人”留得安心、玩得精彩……讓就地過年的群眾無論在哪兒都能感受到家的感覺,過一個好年。

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一句簡單的話,背後牽動著各方的心,踐行起來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它考驗著各地區各部門的應變能力和全鏈條做好引導、服務、保障工作的公共服務能力。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要精準把握就地過年群眾文化生活需求,創新文化和旅遊産品和服務形式,豐富産品和服務內容,努力在推出針對性産品、提供高品質服務、創造更安全環境上下功夫,讓就地過年成為群眾的良好體驗、美好享受。要在確保人民群眾減少人員聚集、加強個人防護的基礎上,確保百姓就地過年安心、舒心、放心,讓大家度過一個平安健康、歡樂祥和的春節。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農曆新年在即,不斷滿足就地過年群眾文化和旅遊需求,讓就地過年的民眾更安心、舒心和開心,社會各界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期待勞動者權益在獲得“硬核”保障的同時,能有更多貼心的舉措想到勞動者前頭,讓政策多一些溫度;期待更多的部門積極行動起來,既要用“薪”留人,給予物質獎勵,也要用“心”留人,做好情感挽留,更要用“文化”留人,多辦形式多樣的文娛活動,進一步築牢家國情懷,營造歡樂、團圓、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為“十四五”良好開局凝聚精神力量。

短暫的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今年的春節,無論在哪過年,怎麼過年,只要心在一起,就是團圓!我們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終將過去,春天必會到來!(責任編輯:樂水)


專欄
薦讀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