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原創推薦

倡導就地過年,也要用心用情服務群眾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王石川 丨 時間:2021-02-04 丨 責編:唐華 樂水

王石川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今年過節不回家,待在公司掙錢花”“與其返鄉隔離十四天,不如留下多賺四五千”……據報道,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就地過年成了不少人的一種選擇。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確保節日期間商場超市運營正常,物流設施運作正常,生活物資生産企業開工正常,多措並舉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和價格總體平穩。

“理解當前疫情防控難處,就地過年也是為了老家父母親朋的平安。”這是一名留京過年者的肺腑之言,令人動容。權威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28日、29日和30日即春運前三天,全國鐵路客流同比下降七成以上。這也反襯出選擇就地過年的人數不少。

就地過年,怎麼過?能不能過得好?如何讓家鄉的親人放心?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從加強就地過年群眾生活保障到做好就地過年群眾管理服務,從確保群眾出行方便有序和貨運物流暢通到保障就地過年群眾工資休假等合法權益,從積極營造就地過年良好氛圍到落細落實各項服務保障措施,指出的方向很明確,提出的要求很具體。一旦落實到位,就能暖人身心。

“家人閒坐,燈火可親”,誰不嚮往歡聚?在外辛苦一年,誰不願回到家鄉休整?犧牲與家人的團圓,擱置對家鄉的思念,每一個選擇就地過年的人都值得稱讚。不能虧待他們,不能讓他們寒心,更不能讓他們過年時吃不飽、穿不暖、身心不舒暢。

按照中辦國辦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時刻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從講政治高度統籌做好春節假期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工作。堅持從實際出發,增強政策措施的精準性和人文關懷,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安心安全過好年。故此,各地各部門有責任把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當作大事來抓,抓實做細,落實到位,讓暖心措施直抵人心。

具體而言,首先保障好就地過年群眾的生活保障,確保生活必需品不斷檔、不脫銷。為此,要引導和支援農副産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賣場、生鮮電商、物流配送企業保持正常運營,社區等零售網點春節假期每日營業時間不宜太短。地方各級政府和用人單位要積極做好就地過年員工特別是外地農民工假期餐飲、住宿、醫療等服務保障。學校要加強學生食堂保供穩價和住宿保障等工作,做好對留校師生的關心關愛和安全管理。

其次,要滿足就地過年群眾的出行需求。城市公交、地鐵等公共服務單位和出租汽車企業,有責任根據需要合理調整運力和運營時間,最大程度滿足就地過年群眾的購物、休閒、娛樂等出行需求。

再次,不折不扣維護就地過年群眾工資休假等合法權益。此前有人提出就地過年不是就地加班,加不加班應尊重民眾的意願,如果選擇加班,加班費就須按照法律規定發放。落實好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對就地過年的農民工做好工資休假等權益保障。此外,引導吸納農民工較多的企業不裁員、少裁員,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對安排農民工就地過年的企業給予資金補貼。

再次,滿足就地過年群眾的精神需求。鄉情驅也驅不散,鄉愁濃得化不開,如何排遣相思,如何讓就地過年群眾感受到親情?社區有責任對他們多一些撫慰,力爭讓他們在異鄉也有在家過年的感覺。比如,可以登門慰問,送祝福,送禮物,讓就地過年群眾不孤單。

揆諸媒體報道,為了讓就地過年群眾安心、舒心和開心,不少地方已經行動起來了。發錢發消費券,景區對外來務工人員推出免費遊覽、門票打折、發放優惠券等優惠活動,明確提出“堅持生活物資‘不脫銷、不斷檔’原則 , 以及鼓勵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保障開放時間”等等。這些措施都帶有溫度,讓人欣慰。

新春佳節在即,團圓是福,平安也是福。只要各地各部門加強組織協調,細化完善措施,層層壓實責任,及時解決人民群眾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特別是多推出有人情味的措施,出臺能夠體現出人文關懷的政策,把細緻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就能讓就地過年群眾感受到社會的暖意。(責任編輯:唐華 樂水)


專欄
薦讀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