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期
2022-08-30

​見智|中國空空導彈事業鑄箭人:外國沒有的,我們也要有!

文|李智 中國網記者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空空導彈事業走過了跨越發展的10年,用“神箭”守護祖國海天。

近日,在“國企開放日走進航空工業:中國空空導彈事業發展非凡十年”活動媒體見面會上,中國網《見智》欄目記者聆聽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會濤;外貿型號總設計師任宏光、梁曉庚;導彈院副院長王錚講述中國空空導彈事業取得的成績。這些可親可愛、志在藍天的鑄箭人把航空報國作為事業追求和人生航向,為建成新時代航空強國持續奮鬥。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在中國制導武器家族中,空空導彈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任宏光介紹,空空導彈是從空中飛行平臺或載機上發射,用於攻擊空中目標的導彈,是殲擊機的主要武器之一,也用作殲擊轟炸機自衛和直升機超低空作戰等空戰武器。

空空導彈研發始於20世紀40年代早期,隨著這個家族不斷壯大,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空空導彈。從有效射程來分,可將其分為近距、中距、遠距。從探測目標的資訊來源來分,可分為雷達制導、紅外制導等兩大類。從作戰場景來分,可以分為格鬥型和攔射型兩大類。

任宏光説:“空空導彈已經涵蓋了空戰的方方面面,是奪取制空權的主要武器,成為世界各軍事強國重點發展的武器裝備。隨著戰鬥機性能的不斷提升和作戰戰術的發展,為滿足空戰中的各種需求,空空導彈的技術水準與複雜度也日漸提高。時至今日,設計並製造空空導彈已成為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綜合體現。”

據了解,空空導彈目前已經從最開始的第一代空空導彈發展到如今的第四代空空導彈,其代表型號有:美國的AIM-120、AIM-9X。俄羅斯的R-77、R-73,中國的PL-10E、PL-15E等。

回顧上世紀,1958年東海上空的“9 •24”空戰揭開了中國空戰導彈時代的帷幕。當時,根據中央關於開展導彈設計試製的決定,在第一機械工業部的統一領導和國防部五院的協助下,航空工業開始組織導彈試製生産。

1961年7月18日,航空兵器設計研究所應運而生,這是空空導彈研究院的前身。王錚指出,為不負黨和國家殷切希望,航空鑄箭人克服基礎薄弱、手段匱乏等困難,從學習借鑒先進技術中艱難起步,歷經六十余載、幾代鑄箭人的拼搏奮鬥,走出了一條從測繪仿製到自行設計,再到獨立自主創新發展的道路,全面建立了我國空空導彈武器體系。

王錚表示,如今我國的空空導彈已實現從與國際先進水準“跟跑”到“並跑”的重大跨越。按照基本型、系列化與特色化發展相結合的思路,我國創新發展的第四代空空導彈,比如PL-10E、PL-15E,主要性能已達到國際領先水準,部分關鍵指標已超過國外同類産品。他強調:“在空空導彈領域,外國人有的,我們都有;外國人沒有的,我們也要有。”

近段時間以來,解放軍礪兵臺海,在某空域展開了空空導彈實射訓練。任宏光表示,當前,解放軍接連發佈實彈演練、武器裝備發射畫面等資訊,體現了人民軍隊有堅定的意志、必勝的信心和足夠的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他強調:“我們導彈院是人民軍隊堅定的支援者、是空空導彈國家隊,理應從國之大者出發,打造好用、管用、頂用、耐用的一流裝備,捍衛民族尊嚴、保衛國家安全。”

中國空空導彈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數十年來航空鑄箭人的奮鬥。試驗現場就是離發射試驗成功最近的地方。為了試驗成功,鑄箭人們戰嚴寒、鬥酷暑,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帶動型號技術水準的整體躍升,不停地做著各種發射試驗。

在茫茫戈壁,經歷過沙海鬥險,在荒無人煙、沒有通訊信號的環境下,徒步跋涉十幾公里搜尋試驗殘骸,這些都是常態。今年,試驗隊春節期間剛剛休整幾天,就又進場,一進就是數月,有的同志因為多個任務串聯,持續奮戰半年多。試驗項目多、任務重,經常是淩晨一點剛睡下,三四點鐘就又要進場開展試驗,但大家都鉚著一股勁,很多同志表示,只要試驗能成功,再苦再累都值得。

幾代鑄箭人、一世霹靂情。放眼未來,中國空空導彈事業發展重點方向是什麼?正在試驗現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外貿型號總設計師樊會濤通過視頻採訪,給出了他的答案。

樊會濤表示,空空導彈主要性能是打的遠、飛的快、打的準、打的狠、使用方便。所謂打的遠,就是導彈的射程越遠越好;飛的快,就是指導彈的速度越快越好;打的準,就是指導彈的制導精度越高越好;打的狠,就是希望一發導彈就能對目標進行有效的毀傷;使用方便,就是在作戰使用中對飛行員限制盡可能少,便於飛行員儘快捕捉戰局。

有關這五個方面的性能,我國空空導彈領域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分析接下來的發展重點,樊會濤認為一方面是技術,另一方面是人才。“在技術上,我們要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要實現更多從0到1的技術突破。我們現在已經全面佈局下一代導彈的關鍵技術,正在全力開展攻關。”他説:“人才是第一資源。沒有一流的人才研製不出一流的裝備。要下大力氣引用人才,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到空空導彈事業中來。讓優秀人才幹國防,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尚。”

梁曉庚也表示,先進的技術是買不來的,中國空空導彈事業發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經歷了幾代人拼搏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他強調,六十多年來,我們始終堅守著為國鑄箭的精神原點,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強軍首責義不容辭,在祖國需要的時刻,為國防事業努力拼搏、無私奉獻。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我們會繼續秉承‘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總結經驗,不斷創新,開拓進取,用心研製好每一型産品,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航空強國夢就一定會實現。

責編:蔣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