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並部署了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國網《見智》欄目圍繞會議中相關經濟議題推出系列解讀文章。
文|李智 中國網記者
本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提出,要推動平臺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對平臺經濟實施常態化監管,集中推出一批“綠燈”投資案例。對此,中國網《見智》欄目記者專訪了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工信部資訊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
平臺經濟有助於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
平臺經濟是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的新經濟模式。近年來,乘著網際網路發展的東風,各國平臺經濟均蓬勃發展。其中,中國的相關産業發展速度最快,品類最齊全,市場也最廣闊。盤和林告訴記者,整體來看,中國平臺經濟發展水準位於世界前列,大約在全球第二位的規模水準。
中國平臺經濟快速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在盤和林看來,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基數較大的人口規模産生的巨大的市場空間。人口基數大使中國需求旺盛,平臺經濟有“無視物理距離”的特點,所以人口基數是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與此同時,中國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産業政策向網際網路産業傾斜,通信業提速降費。當前,部分平臺的發展依託于中國基礎設施的改善。網際網路性能的提升,使得更多平臺應用得以落地。中國還十分重視物流體系建設,強大的物流體系也能助推線上平臺經濟獲得很好的發展空間。”他説。
盤和林表示,平臺經濟還有打破地域限制、擁有無限貨架、滿足長尾需求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得平臺經濟很容易形成規模效應,而人口大基數進一步強化了規模效應,使得中國平臺經濟企業具有一定的規模優勢。此外,平臺經濟具有高效的資源匹配功能這有助於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
平臺經濟是高效的資源配置手段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見之大變局,俄烏衝突和新冠肺炎疫情交替,讓全球宏觀經濟面出現了較大不確定性。目前,中國國內多點散發的疫情導致短期內需不足問題,經濟潛在風險點在增加,亟需通過各種手段來提振經濟。
盤和林表示,平臺經濟是高效的資源配置手段,打破地域性壁壘,讓商品、資訊、知識、技能的流通更順暢。“國家層面推動建設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就是要整合全國市場,打破區域壁壘,發揮規模優勢。實際上,平臺經濟有良好的實踐經驗,實施起來更便利。”
盤和林還表示,平臺企業可以加強資訊收集,這有助於國家治理層面獲得資訊,進而提升政策制定的精準度,打破基層資訊壁壘,讓資訊流動更通暢。
平臺經濟在帶來利好的同時,也存在一定問題,對其進行有效監管就顯得尤為重要。盤和林認為,平臺經濟的相關問題主要與規模經濟有關。規模經濟是“雙刃劍”,一方面在各個環節上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也給平臺企業更多市場支配地位。“有些平臺企業利用這些市場支配地位來擴大競爭優勢,壓制中小企業發展,壓制初創科技企業創新。所以,對於平臺經濟的監管應主要集中在其不當競爭上。”
要為平臺企業劃定行為紅線
針對本次會議提出的“集中推出一批‘綠燈’投資案例”,盤和林認為,這是給平臺企業劃定紅線,防止其利用市場支配地位,侵害其他企業。引導平臺企業對實體經濟賦能,而非遏制實體經濟的發展,更不能取代實體企業。
“此外,平臺企業對於平臺上的交易雙方,也肩負監管責任。一方面,平臺應該盡可能更多讓利給平臺使用者,減少渠道成本,這才是平臺企業存在的意義;另一方面,平臺應該保護交易雙方的權益,作為中間人,要客觀公正地提供良好的平臺運作環境,提供合規的産品和服務,這就需要平臺主動擔責,在許可權範圍內實施監管職能。”
盤和林指出,要劃定平臺企業的行為紅線,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清晰明瞭。當前,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發展迅速,如果單用條文限制平臺經濟行為,往往會出現監管不足情況。所以,“綠燈”投資案例就成為很好的補充。一方面,可以讓平臺企業的紅線更加明晰,權責義務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為中國創新法律監管提供良好借鑒。
策劃:蔣新宇
責編: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