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智 中國網記者
最近一段時間,中概股暴跌,引發市場擔憂。
中概股即中國概念股,是外國投資者對所有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統稱。近日,全球金融受多方因素影響較大,中概股波動狀況引發廣泛關注。
存量因素與增量因素疊加導致中概股暴跌
中概股為何暴跌?如何確保資本市場穩定?中國網《見智》欄目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范志勇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徐朝陽。
俄烏衝突以來,部分西方國家強行將地緣政治與“經濟戰”捆綁,在全球化背景下,被捲入的國家及相關領域越來越多,這也直接導致世界經濟發展再次陷入危險境地。
范志勇表示,美國威脅將制裁中國,國際資本市場擔心中美之間的制裁與反制裁升級,避險情緒上升,這是中概股近日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徐朝陽指出,存量因素與增量因素共同疊加是中概股暴跌的主要原因。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中概股在中美兩國面臨的監管環境均發生很大變化,這使部分公司面臨退市風險。此外,中國在網際網路領域的部分反壟斷監管措施也對中概股造成壓力。還有,俄烏衝突之前,中概股已有較大幅度下跌。俄烏衝突之下,美國部分政客要求加快同中國“脫鉤”,這對本已脆弱的中概股行情構成了新壓力。
政策出臺前應與市場充分溝通 不利於市場預期的要糾正
國家對中概股的暴跌高度重視。近期召開的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相繼提出明確要求,為中國資本市場穩定釋放了積極信號。
3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明確指出,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於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政府繼續支援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會議還強調,凡是對資本市場産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國務院金融委將加大協調和溝通力度,必要時進行問責。歡迎長期機構投資者增加持股比例。
3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則指出,保持政策穩定性,開展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防止和糾正出臺不利於市場預期的政策。
這是否意味著此前出臺的政策不利於市場預期?對此,徐朝陽表示,中國經濟工作主線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是去杠桿——防止重大風險,為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行穩致遠拆彈排險。無論是防風險去杠桿,還是加強監管,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都是為中國未來的發展保駕護航,但這些政策要與宏觀經濟週期和環境相協調。
2020年疫情暴發以來,國際經濟形勢風雲變幻,加上國際地緣衝突的影響,經濟波動頻率有加大趨勢。徐朝陽説:“在經濟形勢較好、經濟抵禦風險能力較強時,可以出臺去杠桿以及加強監管的措施。但當經濟形勢不穩定時,去杠桿及加強行業監管就應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同宏觀經濟週期協調好節奏。”
徐朝陽建議,政府在出臺重大監管政策之前,應與市場充分溝通,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這樣,投資主體才敢放心投資實體經濟。
范志勇認為,保持政策連續性有利於市場主體形成穩定預期,避免政策不確定性對投資造成重大影響。這也是建設高水準市場經濟和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底層基礎,短期看,有利於實現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長期看,則有利於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吸引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實現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健康良性發展。
策劃:蔣新宇
責編: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