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期
2022-03-22

【見智】西方制裁俄羅斯,中國為何不跟?

【見智】西方制裁俄羅斯,中國為何不跟?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文丨李智 中國網記者

今年2月以來,烏克蘭危機一直是國際輿論熱點。隨著衝突的深入,美歐等多個國家和組織宣佈對俄施加制裁。與此同時,中方不參與制裁俄羅斯的決定遭到曲解,甚至有觀點認為中國是烏克蘭危機的“幕後操盤手”。

實際情況如何?中方為何不參與對俄制裁?對此,中國網《見智》欄目記者專訪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和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孫興傑。

針對烏克蘭危機,媒體頻繁在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提出“中方是否會對俄制裁?”等類似問題,中國外交部回應稱,中方認為制裁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有效途徑,中方一貫反對任何非法的單邊制裁。

屠新泉表示,當前,美國等西方勢力在給世界劃線,非此即彼,非東即西,不制裁俄羅斯,就是他們的敵人。西方國家對國際輿論場的控制力較強,他們試圖營造一種語言環境逼迫中國選邊站,但是從中國的外交戰略來看,中國堅持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法體系。制裁應當是國際組織發起的共同決定,而不應該是單方面制裁。

中國不僅不參與對俄制裁,也對制裁行為本身並不看好。中國是全球化的堅定支援者,而制裁打擊全球化。特別是這次對俄制裁,跨國公司拋棄商業原則,成為發起制裁國家的有力前鋒,這在此前並不多見。

屠新泉認為,本輪經濟全球化主要是從1991年冷戰結束以後快速發展起來,但現在西方國家又妄圖把俄羅斯推回冷戰狀態。除了西方國家自身需要的能源外,企圖讓俄羅斯同西方世界徹底斷絕經濟聯繫,這嚴重傷害了全球化。俄羅斯不是小國,而是世界市場較為重要的參與者,從全球貿易、全球經濟角度來説,完全孤立俄羅斯是極其負面的做法。

屠新泉指出,國際社會之間應照顧彼此關切,尊重彼此差異。他強調:“不是你不與我來往,我就要與你打架,要尊重各國自主選擇。”

去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週年。20年來,中國全面履行入世承諾,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談到中國對全球貿易體系的貢獻,屠新泉認為,中國的開放和發展證明了全球貿易體系的價值,中國在WTO始終維護髮展中國家利益,這使多邊貿易體系更加平衡,更具有可持續性。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最核心的貢獻是中國發展起來了。

“中國整體資源同世界市場對接起來,不僅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産國,也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 孫興傑表示,中國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另一大貢獻在於減貧。中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這是對人類發展事業的偉大貢獻。

針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強迫各國站隊”行為,孫興傑表示,這無疑是一種道德綁架。他認為,無論是在這場危機中,還是後續引發的結果裏,中國都不是當事方。在他看來,部分國家對俄羅斯已不是簡單的經濟制裁,而是經濟戰,有非常明確的戰略目標。美國希望俄羅斯出現國家層面的“社死”,在國際社會體系、經濟體系、貿易體系、貨幣體系失去身份,這就是美國主導的“長臂管轄”,是影響巨大的全體系制裁。制裁會帶來糧食、原油、天然氣等價格上漲等次生影響,導致市場秩序紊亂,嚴重打擊全球經濟復蘇。

孫興傑強調,中國不參與制裁、也反對使用制裁手段,中國是在融入全球體系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是全球化的堅定支援者和維護者。中國的原則立場非常明確,那就是中方一貫反對單邊制裁和所謂的“長臂管轄”。中方認為動輒使用制裁和以制裁相威脅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這一立場,不會因具體當事方的變化而動搖。

責編:張艷玲

策劃:蔣新宇